文档详情

汽车概论–第4章发动机之配气机构.ppt

发布:2017-05-01约2.81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齿轮传动 链传动 曲轴正时齿轮 凸轮轴 正时齿轮 曲轴正时链轮 凸轮轴 正时链轮 定时记号 齿形带传动 曲轴正时齿形带轮 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 定时记号 凸轮轴工作 摇臂结构 摇臂 气门间隙调整螺钉 缩紧螺母 摇臂衬套 摇臂(与液压挺柱联用) 摇臂支点球座 摇臂工作 可变配气技术 VVT-i,丰田,吸引买主的法宝 Variable Valve?Timing?with?intelligence 中文翻译是“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 i-VTEC,本田,冲击市场的利器 Variable?Valve Timing? and?Valve?Lift? Electronic?Control System 中文意思是“可变气门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机构 正时板 辅助进气摇臂 主进气摇臂 凸轮轴 中间进气摇臂 进气门 排气门 广本雅阁VTEC结构图 1. VTEC功用 VTEC使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作出相应的实时调整 使气缸的充气量同时满足发动机低转速和高转速下的不同需要 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第四章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功用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 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从气缸及时排除。 充气效率 充气效率ηv= M/ Mo M: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新气质量 Mo:在进气系统进口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量 对充气效率的分析 ηv 1(一般为0.8~0.9) 提高ηv方法 减少进气和排气阻力 , 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适当 。 组成 气门组 气门传动组 凸轮轴 挺柱 推杆 摇臂 气门与气门座 气门导管 气门弹簧 配气机构类型 气门顶置式 气门 布置形式 气门侧置式 凸轮轴下置式 凸轮轴 布置位置 凸轮轴中置式 凸轮轴上置式 齿轮传动式 凸轮轴 传动方式 链传动式 齿形带传动式 摇臂驱动式 气门驱动形式 摆臂驱动式 直接驱动式 两气门式 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多气门式 4气门 5气门 3气门 凸轮轴下置 凸轮轴中置 气门顶置 挺柱 挺柱 推杆 摇臂 摇臂 单上置凸轮轴 (SOHC Single OverHead Camshaft ) 气门顶置 摇臂驱动 液力挺柱 摇臂驱动 气门顶置 凸轮轴上置 气门顶置 摆臂驱动 摆臂支座 摆臂支座 气门间隙调整块 凸轮轴上置 直接驱动 挺柱体 气门顶置 4气门 配气机构 5气门 配气机构 双凸轮轴上置直接驱动气门 配气机构工作过程 配气定时(配气相位) 配气定时: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 进气提前角α :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进气迟后角β :从进气行程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 排气提前角γ :从排气门开启到下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 排气迟后角δ :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 进排气行程 配气相位图 部分车型配气相位(°) GLi GSi 8 44 24 2 桑塔纳2000 1.8L 2.4L 2.8L 8 44 34 2 8 38 38 16 帕萨特B5 8 38 38 16 8 38 36 12 8 38 42 12 奥迪A6 δ γ β α 车 型 液压挺柱 气门组 气门锁片 上气门弹簧座 气门弹簧 气门油封 气门导管 排气门座 进气门座 排气门 进气门 气门组组成及要求 组成: 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 有的进气门还设有气门旋转机构 要求: 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气门导管与气门杆导向良好 气门弹簧两端与气门杆的中心垂直 气门弹簧的弹力足够 气门 气门顶面 气门锥面 气门锥角 气门 锁夹槽 气门尾端面 气门传热 气门密封锥面必须严密贴合:研磨气门与气门座圈;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小:减少热阻。 特殊气门 中空气门杆气门 减轻气门质量 减小气门运动惯性力 应用某些高度强化发动机 充钠排气门 冷却效果明显 应用某些风冷和轿车发动机 钠熔点:97.8 ℃ 沸点:880 ℃ 充钠 镶装 硬合金 镶装 硬合金 气门油封 两气门 进气门比排气门大 减小进气阻力 增大进气量 3气门 2个进气门,1个排气门 排气门比进气门大 进气量有明显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