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下连续墙监理实施细则分析.doc

发布:2019-09-19约1.06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编制说明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地下连续墙即将开始施工,根据本工程地下连续墙的特点,总监办编制本监理实施细则,以指导施工全过程的监理工作。1.1本细则涉及工程范围: 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地下连续墙 1.2编制依据:1、监理合同 2、业主与三方签订的正式合同、协议及附件 3、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及说明 4、合同指定使用的标准图纸、技术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等 5、国家、交通部、江苏省、南京市政府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 6、业主发布的有关工程管理文件 7、江苏省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JL-2标段)监理计划 8、经批准的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内容简述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位于南京浦口区,沿南北向布置,南与纬三路长江盾构隧道北端相接,北与明挖段N线工区相接。 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设计起始里程为SDK3+355~SDK3+553,全长198米。外包总长度448.36米,最宽处为47.32米,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为26.35米。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地连墙总方量为13033.7立方米。地下连续墙设计顶面标高为+4.700米,地墙具体埋深、厚度如下表: 单位(m)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JL-2)标段总监办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2.2.1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北岸工作井及明挖段(S线工区)勘探揭露地层上部均为四系松散沉积物,下部为白垩系基岩,场地土层层次较多,分为6大层。除⑥-1、⑦层在场地范围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外,其余各土层层位基本稳定,分布尚均匀,但各土层土质差异性较大。场地土层的分布和工程特性见下表: 水文地质情况 地下水类型按其埋藏特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由②、③层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 夹粉砂组成。水位受季节及气候影响明显,还受到附近鱼塘、江河的水位影响,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JL-2)标段总监办 主要受到大气降水和农田灌溉水的入渗补给,径流缓慢,以蒸发、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含水较丰富。据本次水文地质试验,渗透系数0.45m/d勘探期间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20~1.00m之间。 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场地内均有分布,含水介质主要为细粉砂、含砾粗砂卵砾石该层厚度大,孔隙性好,透水性好,其径流强度大,主要沿长江排泄基点径流排泄,承压水与长江水互为补排关系。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为白垩系裂隙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分布于场地四系松散层下面。含水层的主要岩性为⑦层泥岩,其裂缝闭合,岩性较软,塑性强,其透水性及富水性差。 场地地表水、潜水、微承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三、本工程连续墙施工的特点、难点 通过对设计图纸、现场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监理组认为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特点、难点和控制要点: 特殊地质条件成槽 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将穿越②-1层粘土、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③-2粉砂层、③-1粉质粘土夹砂层及④-1粉细砂层。其中②、③层软流塑粉质粘土含水量高,具强度低、易变形等特征;④-1层含水量高,透水性好,为空隙承压水含水层,底层稳定性差,扰动后强度将明显降低。成槽过程中泥浆液面及泥浆比重控制不当,势必会造成槽壁的大量塌方,影响槽段的稳定,无法保证地下墙的施工质量。钢筋笼吊装 工作井45m长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重约85吨,一次成型整体吊装,在安全起吊上存在难度,分两次吊装则在吊放及钢筋笼连接困难,且钢筋笼连接时间过长则存在塌孔风险。接驳器位置控制 本工程采用的是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复合侧墙结构,在地下连续墙中预埋了大量的内部结构、混凝土支撑钢筋接驳器,接驳器位置是否正确将影响内部结构、混凝土支撑钢筋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将危及基坑与结构安全。 3.4. 地下连续墙渗漏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JL-2)标段总监办 本工程岸边段取稍高于二级的防水标准,防水与防腐要求高,地下连续墙作为两墙合一复合侧墙结构外层,保证地墙不渗漏或少渗漏,是确保整个岸边段工程防水等级复合要求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然而本工程地墙所穿越的地层均为含水量较高,渗透性好的地层,控制难度较大,所以应作为本工程地墙监理控制的重点环节。 四、监理工作流程 4.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监理工作流程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JL-2)标段总监办 4.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