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新闻报道用语特征探究.doc

发布:2017-09-02约3.4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育新闻报道用语特征探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及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促进了大众传媒全方位进入体育新闻报道领域。本文以新华网体育新闻报道作为文本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概括出我国体育新闻用语的特征。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部分,在词语报道使用上必须遵循一般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即准确、简练、具体、快速和通俗易懂。同时,体育新闻报道对象的特殊性,即以体育运动为报道对象,其报道在词语运用方面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隐喻词语凸显隐喻性 隐喻是运用熟悉、具体、易于理解的认知领域中的事物来解释那些不太熟悉、抽象、难于理解的认知领域中的事物,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竞技性等,对部分受众而言比较抽象。为了方便受众理解,体育新闻报道往往会借助熟悉的事物来表达意思。军事、武侠、戏剧等领域的词语是体育新闻的选择点。 军事词语。军事词语是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因为体育运动被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体育新闻报道常使用的“杀进”、“退役”、“战神”等军事词语,这些词语同战争在性质、方式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有人认为,很多体育项目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是一种战争的手段”,例如击剑、摔跤、武术等运动项目至今还保留着古代军事活动的某些特点。在体育术语的使用方面,如“进攻”、“防守”、“主攻手”、“前锋”等,也都可以找到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新华网体育新闻中常用的“阵容”、“战斗力”、“炮弹”、“观战”、“告捷”、“火药味”等也都属于战争语义场词汇。体育新闻运用这些含有军事隐喻的词语。将运动场上两方对垒或多方竞争的场面形象地展现给受众,满足受众对胜利的渴望和与生俱来的英雄情结,增加了体育新闻的可读性。 武侠词语。武侠小说、古装影视作品的繁荣和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对于我国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有着较为普遍的影响。大量的武侠语义场词语逐渐进入受众的人际、组织、群体传播空间,这使得体育新闻报道也较多地使用这一语义场词语来进行报道。含有武侠隐喻的词语使用能够将江湖道义和快意恩仇映射在体育领域,以此突出体育选手高超的技艺和运动赛场上残酷的竞争。 武侠语义场词语的使用不仅能降低体育新闻报道中过多的术语使用,还能表达出一些隐藏的主观信息,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 其他领域词语。随着大众媒介的多元化发展,新华网体育新闻报道也从单一注重竞技转变为竞技与娱乐双向关注。体育新闻更加注重体育运动的多元化特点,如用“舞台”、“绝唱”等社会各领域的隐喻词语来映射体育比赛。例如: (1)亚洲杯孔杰夺冠完美升九段 李世石“绝唱”留遗憾; (2)鄂尔多斯:多民族共同活动的历史舞台。 体育新闻利用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映射体育比赛,借助受众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建构新闻语言,减轻了受众阅读理解和日常思维的负担。同时,隐喻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推理激活了受众对事物、行为、现象之间相似性的感知,以此突出事物的多样化特征。 词语色彩体现倾向性 世界上各类语言中的词语除了基本涵义外,还具有表示某种感情色彩和评价的附加色彩。“这种主客体联合制约的感情色彩,不仅可以用来传达情感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这种信息感染人,引起受众的共鸣,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在体育新闻中恰当地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表达出其辅助信息,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并能够有效地发挥新闻的宣传作用。 受众对于体育运动的主体有较为明显的个人喜好。这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上具有较强的情感倾向性。新华网体育频道常对表现优异的队员使用“伟大”、“永恒”、“神奇”、“独一无二”等形容词,精彩的比赛则形容成“神奇”、“史诗”等。当然,一些表现低迷的主体会被形容成“羞辱”、“摧残”等。不仅是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体现出倾向性,而且没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在一些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也能体现出体育事件中主体的价值评判。这种在语义上隐而不述的表达。更多地是通过虚词特别是副词的运用加以表现。如“梅西又受伤了”,“对手只能空呼奈何”中的“又”和“只”都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体育新闻中经常使用的副词还包括“本”、“才”、“更”、“皆”、“竟”、“居然”等,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现出受众特定的情绪和情感。新华网体育新闻报道常用这些副词来表现作者的态度,例如“又与巴西同组”,“巴西软肋竟有惊艳表现,魏秋月仍有需提升之处”。 修辞手段增加生动性 体育新闻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报道文字不宜过分严肃,力求文风活泼轻松,使其突出娱乐、休闲功能。恰当选用各种修辞格,可以增强体育新闻报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喻。比喻是体育新闻报道中常使用的修辞方式。利用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恰当地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