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健康教育对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中图分类号】R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212-02
作者简介:李应青(1974- ),女,山西省原平市人,主管护师,本科,从事泌外科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它占到了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一位[1],但由于其复发率高,病程长,手术后需漫长的后续治疗及定期行膀胱镜检查以及膀胱灌注治疗,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绝大多数患者对该病疾病知识缺乏,易产生悲观、失望、恐惧心理,不良的情绪极大的影响了患者手术效果,生存质量及生存年限,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对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0例膀胱癌患者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20例膀胱癌患者,年龄45-79岁,男15例,女5例,平均65岁,职工7例,干部4例,农民9例,初次发现者12例,多次复发者8例,患者均术前行B超、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术)15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膀胱癌。术后常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定期膀胱镜检查。
1.2 方法: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采用一对一的交谈、沟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制定具体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措施以确保健康教育效果。利用口头讲解及发放健康宣教资料,组织患者互动等形式系统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同时根据个人的文化程度、理解接受知识能力的个体差异进行强化指导、教育。?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入院健康教育:膀胱癌患者在入院时主要心理表现为焦虑、抑郁。焦虑和抑郁是患者在患癌这一强烈应激原作用下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2]。护士应采取热情主动的态度,及时对其进行干预,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根据患者的文化、认识、素质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转归,科室技术水平等,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主动的配合治疗。
2.2 术前健康教育:手术作为一应激原,可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影响手术效果。 如病人术前担心手术失败,术后大出血,手术及麻醉医生的水平等,特别是多次复发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者,担心尿道狭窄,能否进行手术等,这些原因都容易引起患者情绪紧张,睡眠障碍,从而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手术的效果,针对这些反应,护士适时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经过及术中的配合要求,简单介绍有关麻醉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2.3 术后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后急切想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结果。主要表现为担心膀胱癌病变是否彻底切除,手术过程否顺利,无瘤生存期有多长时间等,以及患者由于留置尿管,术后膀胱痉挛引起的不适等,都会使患者产生紧张疑虑心理,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心情,给患者以关心帮助,告知患者手术非常顺利,需要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才能促进康复,并应用专业的医学知识,说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复发情况及对术后患者生活的影响情况,使患者充分、正确认识膀胱癌的特点。或者请性格开朗心态良好的患者与其交流,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2.4 膀胱灌注健康教育: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2年内复发率达13%-70%,故术后均常规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灌注治疗[3],我科常规采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40mg灌注治疗,吡柔比星每周1次,共8次,以后改为每月1次,疗程1年。因膀胱癌术后易复发,患者思想负担重,且膀胱灌注疗程长,患者不能有效的坚持,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告知患者膀胱癌术后患者,定期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复发和进展的重要措施,不仅可以清除手术遗留的肿瘤细胞,而且可控制或清除肉眼难以发现的原位癌和癌前病变,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4]。并且科室为患者发放膀胱灌注健康教育卡,说明膀胱灌注的目的、膀胱灌注药物的名称、剂量。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并制定表格,将患者膀胱灌注的日期进行详细的记录,科室同时建立患者登统卡,留有患者电话,在灌注前一天,有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告知,督促其按时行膀胱灌注。
2.5 膀胱镜复查健康教育:患者术后一年内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一次,术后一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以后无复发1-2年行膀胱镜检一次。患者因频繁的行膀胱镜检查,特别是膀胱肿瘤多次复发的患者,往往伴随尿道狭窄,惧怕膀胱镜检查时带来的痛苦,以及少部分患者出院后无自觉症状,因而忽视了膀胱镜检查,护士应告知患者膀胱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