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五月供题训练文综合历史试题[二].doc

发布:2017-03-20约1.3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3. A.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 B.局部地区的恐怖主义 C.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 D.小规模的地区冲突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但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商人在消费方面却放弃节俭而趋于奢侈化。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同时还耗费巨资结纳官府。到近代,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节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这较诸过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变化。此时的社会舆论已开始从富民与富国的高度,对奢侈消费的作用与影响给予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总体上,中古时代的欧洲,人们的消费意识很淡。近代早期(1500一1750),欧洲进入一个消费意识日渐增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薄伽丘指出:“炫耀、打扮以及实现个人的每一个欲望,似乎成了最正确的人生目标”。这期间,尤其是1600年之后,欧洲许多城镇,尤其是那些大的都会城市,作为铺张浪费的中心发展起来。这些城镇均建造了许多会议厅、剧场、歌剧院、游乐园或其他娱乐场所。在这250年间,铺张浪费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如此,近代早期的奢侈享乐之风遭遇新教伦理的抨击。近代早期消费群体中有相当比例是贵族和王室成员,大量资金被用于高档服饰、佳馔和豪宅等消费品的消费。 ——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社会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早期的欧洲进入一个“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代表的时代精神。(6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近代早期的奢侈享乐之风遭遇新教伦理的抨击”?(9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德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上而下由国家发起和实现的。美国和英国却主要是由社会来推动的,动力来自于社会。也有学者提出:国家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由国家来推动经济建设,像德国、日本、苏联,还有其它一些20世纪的国家那样,可以说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因为这些国家大都是刚刚经历了国家重建,相对于社会力量,国家的力量比较强大。但有史学家从洋务运动研究出发,认为国家在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中也不宜作用太明显。如图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家(政府)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的诸观点。(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赞成、反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史实论证,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题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