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单元电子表格教案.doc

发布:2016-12-25约1.9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 验 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八年级 备课组长 马玉凤 记录、材料整理 程曼 主备教师 彭霞 备课时间 2016年11月 参与人员 程曼、彭霞 集体 发言 讨论 记录 程曼: 本单元的选文都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描述了理想的社会模式,传达一种憧憬;或吟咏理想的人格,抒写一种追求。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又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了解古代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认识今天的社会,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表情达意的,而语言又是思想的外壳,因此指导学生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是文言文,更是重中之重。对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很好地进行训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亦可称之为表现“理想“主题的单元。文章凝练而隽永,读来颊齿生香。学习本单元,要养成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语言的精妙,感受文章的韵味,领悟其间的情感;文言文是中国文化之源,教学中要善于拓展,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背诵名篇名段,使之成为学生终身的修养。本单元的“写作,要引导学生感知探究,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神奇美妙,继而能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如茶文化、竹文化、四合院文化等等,从而有思想境界的提升、文化素养的积淀。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和同学切磋探究,质疑解惑,提高学习能力。 单元内容 21、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 23、、核舟记 24、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诗三首写作 单元目标 1、了解一些文化、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现象,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反复诵读课文,领会思想内涵及语言。 4、培养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5、注重预习,自主掌握全篇大意。 6、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 定量的文言词语。 7、加强朗诵教学,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意境。 单元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3、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单元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诵读课文,理解课文深刻的主题思想 教 材 分 析 及 设 想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完成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疏通。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方法,使学生在古文和现代译文中反复诵读体会,感受桃源美景和桃园中人的美好生活。这样,学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沉浸与文本,反复地研读文章,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学生、文本、现实四位一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现实等方式,让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在结合实际,探究讨论大同社会的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2.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 时 安 排 21、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诗三首写作 授课课题 21.桃花源记?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2--1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能力目标 了解基本的文言句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德育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中基本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掌握重点词语、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简介,作品风格和这篇文章的背景。???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1)师:“世外桃园”这个成语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 文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 (2)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 部分。? (3)教师介绍课文。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 序》。后人把序文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 2.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咬字清晰,注意语音和 节奏的变化。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指导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