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到保教结合1.doc.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到保教结合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马丽琴 现代的幼儿教育观念是以培养“完整儿童”为指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以开发其智能、培养其情操、锻炼其意志为目标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这多种活动的组织就必然包括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因此在贯彻保教合一的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幼儿保育与教育之间是一种形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注重保教的相互渗透,才能够使保教人员在工作中自觉全面的进行保教工作,实现保教的有机结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有: 一、入园及晨间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热情接待幼儿,观察幼儿情绪是否稳定、愉快,善于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 及时询问了解诱因,尽可能帮助其排除,引导幼儿愉快的参加集体活动。 (二)观察幼儿身体是否异常,关心其是否晨检了。对健康状况欠佳的幼儿和当 日要服药的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并详细记录在班级全日观察记录表中。 (三)幼儿穿、戴是否适宜。根据季节及幼儿穿戴情况,随机进行指导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不同,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 (五)检查幼儿自带的玩具,防止危险性的玩具带入教室,确保幼儿安全。 (六)培养幼儿有条理地整理衣物。 (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认真执行教育计划,创设便于幼儿主动观察、操作、活动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健康的物质环境。让幼儿要背光坐,不能让阳光直射眼睛;黑板不要离孩子太近,以免孩子头昂的太高,影响颈椎;放音乐不要太响;有操作材料的可以坐在桌子旁边,不需要的尽量做成半圆,或中间有短的横排,禁止横着坐成三排,影响后排孩子的视线。 (二)学习的要求、内容、形式、等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三)控制集中教育活动的时间。 (四)注意幼儿用眼卫生、写字姿势、坐姿等习惯的培养。 三、游戏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观察、指导、评价游戏。 (二)创设和利用于教育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三)保证集体游戏和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 (四)提供游戏活动需要的宽敞的场地,幼儿所需的充足材料,能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 (五)避免游戏中不利于幼儿健康的行为,如把玩具放入嘴中等。 (六)教育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友好玩耍,爱护玩具,游戏后能主动收拾整理玩具、用具。 四、户外体育活动中教育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保证幼儿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包括集体活动、自由、活动)。提供安全的场地及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水、空气、阳光)开展锻炼。 (二)根据幼儿机能与体能的发展需要安排活动,并注意活动密度和强度,并增进幼儿健康创设保育环境、提供保育服务。活动前检查幼儿的衣服和鞋子,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幼儿脱衣、擦汗及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洗手、擦汗、适量饮水、适当休息、及时增衣)。 (三)根据季节、气温、活动量及幼儿体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身体反映,内容做到动静交替。 (四)活动中注重观察及时调整活动量,注意个别差异,对肥胖儿、体弱儿有不同的体锻要求。 (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避免运动伤害。 五、饮水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多提醒并鼓励幼儿主动喝水,教师定时组织饮水,保证一天四次。上午: 第一节集体活动后、户外活动回来各一次。下午:起床一次,离园一次。根绝幼儿活动情况及气温变化,提供饮水。监督幼儿的喝水量,防止幼儿每次只喝一小口,或把水倒掉。 (二)培养幼儿养成口渴了会适量饮水的习惯。 (三)培养幼儿饮水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喝完水以后的杯子不能用自来水冲洗;各人使用自己的杯子,不混用;取茶杯时,手不碰杯口。 六、入厕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正确穿脱衣裤,不限制幼 儿入厕。 (二)随机进行卫生常识及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 七、盥洗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一)培养幼儿餐前,便后及手脏时自觉洗手的习惯。 (二)要求幼儿用捋、冲、搓、洗、甩、擦等方法正确洗手,并经常提醒检查。每次洗手教师要观察幼儿打肥皂及冲手过程,教师要倒最后一位幼儿洗完才能离开。 (三)培养幼儿不玩水、不浪费水。洗时不拥挤,保持地面干燥,便后塞好内衣等,对小年龄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