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7例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随访观察.doc

发布:2017-09-01约2.4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7例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随访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方法 对17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3个月至7年的随访。结果 17例患儿痊愈9例,恢复迁延4例,死亡2例,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结论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应用激素可改变预后。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随访 中图分类号:R542.2 R2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35-0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其诊治及预后的报道也较多,但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0年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存活的17例患儿进行了为期3个月至7年的随访,以此了解其预后及转归,从而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于我院儿科1990年―2000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存活患儿共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发病年龄1.0岁以内2例,1.1岁~3.0岁4例,3.1岁~7.0岁6例,7.1岁13.0岁5例。平均发病年龄6.4岁。1.2诊断标准依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同时具备:①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②急性心功能不全;③心源性休克;④严重心律失常。本组病例以心功能不全为主10例,表现为心源性休克1例,严重心律失常6例(其中室上速2例,室速3例,1例表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阿斯综合征)。 1.3 综合治疗 ①基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病毒唑、大剂量维生素C、1,6一二磷酸果糖,所有病例应用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②激素治疗:应用地塞米松静脉输注,3d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并逐渐减量,疗程(3~4)周。③特异性治疗:对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地高辛或毛花苷C(西地兰)。1例心源性休克者给予5%碳酸氢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同时伍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升压。对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首选心律平静脉输注,1例静脉输注2次即复律,1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给予同步直流电复律(功率1J/skg)。1次放电成功之后药物巩固,未再发生。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均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复律成功,对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阿斯综合征患儿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输注,同时伍用阿托品静脉推注。 1.4 结果 经系统治疗,10例心功能不全者中6例症状消失,4例症状好转;1例心源性休克及4例心律失常患儿无临床症状;2例心律失常患儿偶感心悸、胸闷。所有病例出院时均做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T改变者4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偶发早搏。左室增夫者1例,左房左室增大者2例,全心扩大者l例。住院最短12d,最长24d,平均16.3d。 2 随诊与结果 2.1 随诊时间与方法 对17例患儿,出院后定期随访,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月1次,第3年后3月~6月1次。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症状、体检、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部分病例作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最短3个月,最长7年,平均4.7年。 2.2 随诊结果评定 ①痊愈:五项指标(症状、体检、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均正常。②恢复迁延:患儿出院6个月以上,有轻度自觉症状、心电图轻度改变、无心功能不全表现者。③扩张型心肌病或死亡:在随诊过程中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或死亡。 2.3 随诊结果 17例患儿,痊愈9例,恢复迁延4例,死亡2例,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痊愈9例中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者4例,严重心律失常者5例;恢复迁延4例中心功能不全者2例,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各1例;死亡及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均为心功能不全者。 2.4 死亡病例分析 2例死亡患儿病前均有病毒感染史,入院前病程(1~2)个月。均有水肿、少尿、乏力等心功能不全症状,X线及超声心动图均示心脏增大,入院后虽给予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控制,但出院后心功能不全反复发生,分别于出院后9个月及2年死亡。 3 讨论 3.1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本组17例患儿痊愈9例,恢复迁延4例,共13例,而死亡和扩张型心肌病共4例,与文献报道相似。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总的预后是好的。本组资料还显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以心律失常为主者预后较好,而以心功能不全为主,且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及心脏增大者预后较差,表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程度、类型及对治疗的反应与预后密切相关。 3.2 影响预后的因素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是否及时、系统治疗。我国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急性期较慢性期及后遗症期痊愈率明显增高。本组痊愈病例入院时病程仅为3.5d,而死亡病例入院前病程有(1~2)个月,表明及早系统治疗能使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