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高考语文课外默写.doc

发布:2017-02-19约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百名句精萃(一) 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9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1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1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1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1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17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18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19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20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 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2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2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2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2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2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2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3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3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33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3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3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8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 39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论语》 4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四百名句精萃(二) 1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3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4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7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 8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1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1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1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1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15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1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1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18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20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2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2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2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2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26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庄子》 2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