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学 简 报
2010年第4期 总第28期
主办单位:三江学院教务处 编印日期:2010年10月9日
本 期 内 容
我校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2
我校日语系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学生毕业论文工作 3
2010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及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4
我校喜获一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项目 5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6
我校圆满完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 6
努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凸显实践教学主导地位-----我校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7
08级学生大学英语国家四级考试取得好成绩 9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情况 10
我校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高等数学竞赛”获奖 11
我校15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江苏赛区复赛中获奖 11
校企资源共享 探索办学新路 12
坚持多元化办学 加快发展学校的非学历教育 13
我校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日,接《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苏教高〔2010〕26号),在学校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省厅审定,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获批准立项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这是我校首次获得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是学校专业与学科发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又一个历史性突破。?至此,我校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省级(专科)特色专业1个,整体数量和水平位居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前列。初步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特色专业培育建设体系。
开展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国家优化专业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特色专业点及其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学校以“168工程”和“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我校首批六个本科专业之一,自开办以来,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学校发展应用型教育的定位,重视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需求,科学调整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本科层次的订单式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开展“4+1”模块化教学,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有效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在此轮省级特色专业申报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陈云棠副校长亲自部署,多次专门召集会议,对形成项目方案、完善申报材料和建设网站等提出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学校将指导项目所在院(系),认真做好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建设任务,把握建设进度,保证高质量实现建设目标。并推广建设成果,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学校也希望所有院(系)以国家和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为示范,以编制院(系)“中长期”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抓手,认真做好各专业建设规划,扎扎实实推进专业建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学研究科:祁新意、俞华)
我校日语系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学生毕业论文工作
继2009年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校际合作协议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日语专业毕业生不仅在最后一学期可以赴九州外国语学院实习,同时也可以参加该学院举行考研预备校,考取包括日本著名高校在内的大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深造。增强办学活力稳步推进高层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省教育厅关于的通知苏教高〔200〕号字〔200〕号组织省院(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教学科:王长鹏)
我校喜获一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项目
日前,经专家评审、公示通过,省教育厅正式发出通知(苏教高〔2010〕25号),公布了遴选确定的50个2010年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我校推荐的“校媒联盟”合作培养新闻实务人才创新实验基地榜上有名这是我校申请获批的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实验建设,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在全校乃至全省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示范作用。认真对待考试的每一个环节()2010-2011学年工作会议中布置的教学工作要点的精神,梅杓春处长布置了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主要教学工作,从以下几点作了安排:
一是做好新专业建设与特色专业工作。要做好还没有取得学士学位评审权的本科新专业建设工作,特别是今年新招生的广播影视编导、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