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颈托、腰围、拐杖-吕诗琴课件.ppt

发布:2024-08-30约1.75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颈托、腰围、拐杖、助行器的使用骨二科

一、颈托

颈托的作用支撑头部稳定状态减轻压力限制运动减轻疼痛放松肌肉颈托

颈托的结构

颈托的佩戴—坐位

佩戴-卧位

佩戴效果

使用颈托的注意事项颈托的松紧要适宜,佩戴后患者应无气紧、头晕等不适,已能放入1根手指为宜。使用颈托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防止颈部及耳廓,下颌部皮肤破损,应定时清洁颈托和局部皮肤。颈托作为术后的辅助支撑,一定要先佩戴好以后,患者在坐起或下床,直到卧床后方可去掉颈托。长期应用颈托可能会引起患者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所以颈托佩戴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应遵医嘱进行.

适应症急慢性腰部疼痛、急性腰部扭伤、腰椎骨折脱位、腰椎间盘突出、根性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腰部手术后需要腰部制动的患者。

三、拐杖的使用方法目的使用拐杖的目的是减轻患者下肢的负重,或辅助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不能负重行走的患者站立或步行。适应症任何需要辅助力量才能站立或行走的患者。高度的调节患者直立,拐杖置于双侧腋窝下,双手握住扶手时,以拐顶距离腋下三横指,双肘自然屈曲15°-30°角,双膝微屈为宜.

作用与适应症保持身体平衡支持体重增加肌力辅助行走其它

适应证1.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2.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测量长度:(两种方法)1.身高减去40cm。2.腋下高度减去5CM,(约一拳头)把手的位置(两种方法)1.肘关节屈曲30度时的位置。2.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注意:测量时患者应穿常穿的鞋

卧位测量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器仰卧位测量。

摇摆法快速通过时使用,二边拐杖同时前进,双腿再一起摆荡向前。

两点法1.一侧腋杖和对侧足同时伸出作为第一着地点2.另一侧腋杖和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左拐杖与右脚一致;右拐杖与左脚一致

三点法(最常用)先将两侧拐杖同时伸出,健肢再向前踏出。一般用于患肢完全无法负重时

四点法(最安全)先伸出左侧拐杖迈出右足再伸出右侧腋杖最后迈出左足

起身站立的用法1.准备站立时,确定椅子是否牢固2.健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至椅子边缘3.将双拐合并,用患腿侧手握住拐杖,健侧手扶住椅子4.两手同时用力,同时健腿发力站稳。

坐下椅子时的用法1.身体慢慢退至椅子边缘。2.健腿支撑在地面上,将双拐合并,用患腿侧手握住拐杖,健侧手扶住椅子4.弯曲膝盖慢慢坐下。

上下楼梯的用法上下楼梯:原则:上楼时健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

(1)上楼: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最后上拐杖。

(2)下楼:下楼时先下拐杖,再下患肢,最后是健肢。

四、助行器的使用目的使用助行器的目的,在于避免患腿的不当承重,以增加患者自我照顾及活动的能力。使下肢无力行走的患者利用助行器,以手臂力量部分或完全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可以站立或行走。适应症下肢无力或不能承力、不太不稳的患者,康复训练。

种类与结构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要点:1、双手同时将助行器举起,并向前移动1步(约25-30cm)。2、患肢抬高后迈出,约落在助行器横向的中线偏后方。3、患者再次向前移动助行器1步。4、双手臂伸直支撑身体。并迈出健肢,健肢位置应在患肢位置的前方,落在助行器与患肢之间。5、重复上述步骤前进。

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助行器前,应检查助行器是否稳定,橡皮垫、螺丝有无损坏或松动,以前其安全性,预防患者跌倒。保持地面干燥、走路通畅,以免患者滑倒或跌倒。患者应穿着长度适宜的裤子以及防滑的鞋子,不宜穿拖鞋。患者下床前应双腿下垂,在床边端坐15-30min(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时间)后方可下床走,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导致跌倒。行走时眼睛应平视前方,注意抬头挺胸收腹,步伐不宜太大,步伐以达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太过向前容易重心不稳而跌倒。应循环渐进地增加行,走的活动量。助行器不适合上下楼梯时使用。

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