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嵌入式Linux下CAN总线驱动程序设计.docx

发布:2022-04-02约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嵌入式Linux下CAN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所有作者:宋广鲁罗贤第一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论文摘要: 以基于ARM9内核的S3C2410微处理器和can总线控制器MCP2515为例,讨论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在搭建硬件系统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嵌入式Linux 2 6内核下CAN总线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并结合CAN总线分析测试仪,给出了分析和测试结果。关键词: can;驱动;嵌入式linux;arm9;(浏览全文)发表日期: 2022年4月11日的同行评审: (暂时没有)综合评价: (尚未)修订版: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 障碍使生活更方便、快捷和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它可以共享和调度数千台计算设备协同工作,收集数以百万计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和发布,并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实时通信。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量复杂的信息交换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网络技术,这些复杂、大量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网络技术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变得非常重要。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网络吞吐量、网络时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和网络服务的多样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成本更低。这样一来,电信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将面临巨大挑战,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为运营商提供更方便、快捷、稳定、低网络运营成本的服务。实时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高效、快速、稳定、廉价的网络服务资源。 1.2选题理论 1.2.1需求分析方法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关键。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 需求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1.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提供了一套原理和技术,帮助系统分析员制定功能规范。它通常使用图形来表达用户的需求。使用的主要手段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决策表和决策树。结构分析的步骤如下:① 分析现状,使DFD反映当前的物理模型;② 推导了等效逻辑模型的DFD;③ 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原始描述;④ 建立了人机界面,提出了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⑤ 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水平,并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⑥ 选择一个方案;⑦ 建立完整的需求规范。 2.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设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来看,不难发现,结构化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视为实现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流程是实现特定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数据结构用来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算法用来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出一些弱点。然后,面向对象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然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和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对各个模块的集成,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1.4.2系统开发设计方法 软件开发与设计模型是一个结构化框架,它提取和总结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和任务。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试等阶段,有时也会有一部分的后期维护阶段。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反应出软件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明确定义了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件和任务。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下面将列举并介绍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模型。 第2章实时通信系统需求分析2.1客户业务需求分析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