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解读课件.pptx
《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主要内容
1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容忽视
2《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推荐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1.HaanpääM,NadineAttal,etal.2011Jan;152(1):14-27.
2.T.R.Tölle.EuropeanJournalofPainSupplements.2010(4):161-165.
■包括从物理、化学损伤到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尽管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
其病因却各不相同
■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营养障碍、肿瘤、神经压迫、免疫与遗传等多种病因均可导致神经损伤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常见病因2
1.徐建国等,《疼痛药物治疗学》.2007;320.
2.DidierBouhassira,etal.Pain.2008;136:380-387.
带状
疱疹
多发性硬化等
脊髓
损伤
脑卒中
创伤或术后神经损害
糖尿病
癌疵
感染
神经病理性疼痛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
尽管国内尚无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
系统性研究数据,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
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2
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
和生活能力
增加抑郁、焦虑等情感
障碍的发病率
恶性循环导致
患者生活质量
下降
焦虑症或抑郁症
睡眠障碍
焦虑和睡眠障碍是最常见伴随症状
RaymondL.Rosales,etal.SchoolofNeuropathicPain:APracticalGuideForCliniciansInTheManagementOfNeuropathicPain.2008,12
疼痛
患者生活质量远低于一般人群
*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8种健康状况,分数越高状态越好
Meyer-RosbergK,etal.EurJPain2001(5)4:391-403
SF36*-平均评分
品
主要内容
1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容忽视
2《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推荐
定义
分类
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推荐
……
0
0
以往中文名称有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神经病性疼痛等,为了确切
反映以上定义并兼顾中文语言习惯,建议将其统一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定义
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
JensenTS,BaronR,HaanpääM,etal.PAIN.2011.152.2204-2205.
交感相关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l型(CRPS-I)、纤维肌痛症
(FMS)、内脏痛等,按新定义不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但在临床上仍
然按照神经病理性疼痛来治疗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
中枢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
周围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
DworkinRH,etal.ArchNeurol,2003,60:1524-1534.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嵌压性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等)创伤后神经痛
化疗引起的神经病变
放疗引起的神经病变
肿瘤压迫或浸润引起的神经病变酒精性多发神经病变
HIV相关性神经病变
营养障碍相关性神经病变
毒物接触相关性神经病变
根性神经病变(颈、胸或腰骶)
手术后持续慢性疼痛
残肢痛
梅毒相关性神经病变
免疫性神经病变
脑卒中后疼痛
脊髓空洞症
缺血性脊髓病
压迫性脊髓病(如脊髓型颈椎病、肿瘤)放射后脊髓病
脊髓损伤性疼痛
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
帕金森病相关性疼痛
病毒性脊髓病
幻肢痛
脊髓炎后相关性疼痛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
周围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枢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
DworkinRH,etal.ArchNeurol,2003,60:1524-1534.
三、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
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系统的失能、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离子通道的改变等1
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
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者突触传递增强
√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
√感受域扩大
√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
√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
√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
外周敏化
外周敏化是指伤害性
感受神经元对传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