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贸易理论(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ppt

发布:2025-04-02约9.5千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2、主要内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各国间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不仅会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交易双方也都能获得利益。基本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择其轻”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3、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1)基本假设1)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生产要素2)产品的生产成本仅为劳动成本,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3)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4)生产要素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间则完全缺乏流动性5)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6)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7)贸易方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媒介的参与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2)贸易模型国家酒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毛呢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12080111009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2.1251702.222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1251.21比较优势条件下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4、评价(1)贡献及现实意义A、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发展B、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更加广泛的基础C、比较优势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1不足之处2A、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的优势观念,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3B、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4C、比较优势理论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5D、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对长远利益的分析6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三、相互需求理论(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是第一本影响西方经济学教育达半个世纪的教科书。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1、互惠贸易的范围国家酒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毛呢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12080111009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2.1251702.222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1251.21比较优势条件下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101102酒03毛呢04005英国不进行贸易区域06葡萄牙不进行贸易区域07A(1:0.89)葡萄牙国内交换比率08B(1:1.2)英国国内交换比率09图:互惠贸易的范围10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2、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国际交换比率上下变动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率间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国家的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因为越接近于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意味着离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越远,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超过分工和交换前自己生产时的产量越多。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3、相互需求状况决定贸易条件国际贸易条件或商品的国际交换价格,由各国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两国中只要有一个国家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就意味着相互需求强度改变,必然会造成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率变动。一国对另一国商品的需求越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不利;反之,则是该国所获贸易利益越大,对该国越有利。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提供曲线及其特征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特征:曲线A是在X产品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