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京地铁二号线逸仙桥北侧附属工程暗挖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08-25约3.37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地铁二号线TA11标 逸仙桥站北侧附属结构 暗挖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概况 1 2.2 设计概况 1 2.2.1 1号风道 1 2.2.2 1号出入口 2 2.2.3 2号出入口 2 2.3 地质概况 3 2.3.1 工程地质情况 3 2.3.2 水文地质条件 3 3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分析 6 3.1 工程特点 6 3.2 工程重难点分析 6 4 总体施工方案 10 4.1 施工顺序 10 4.2 1号风道工作竖井施工 12 4.3 地表土体旋喷加固 12 4.4 1号风道暗挖段施工 13 4.5 1号出入口暗挖段施工 13 4.6 2号出入口暗挖段施工 16 4.7 防水施工 16 4.8 二衬施工 16 5 交通组织及施工场地布置 18 5.1 交通组织方案 18 5.2 施工场地布置 18 5.3 生活用水用电 18 6 施工部署 18 6.1 领导组织机构 18 6.2 劳动力组织 22 6.3 机械设备 23 6.4 工期安排 24 7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26 7.1 1号风道工作竖井施工 26 7.1.1 钻孔灌注桩施工 26 7.1.2 旋喷桩施工 29 7.1.3 土方开挖及支撑架设 33 7.2 暗挖段隧道施工 35 7.2.1 隧道初支 35 7.2.2 防水施工 44 7.2.3 衬砌施工 44 7.3 工程降水措施 46 8 出碴运输及通风照明供水 50 8.1 出碴运输 50 8.1.1 洞内运输 50 8.1.2 土方提升 50 8.2 照明 50 8.2 施工供水 50 8.4 施工排水 50 9 地下管线保护 50 9.1 既有管线 50 9.2 管线改移及保护 50 10 施工监测 50 10.1 监控项目 51 10.2 测点布设和测试方法 51 10.2.1 地表沉降和管线监测 53 10.2.2 地面建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 53 10.2.3 斜监测拱顶下沉监测 53 10.2.4 净空收敛监测 53 10.2.5 初期支护内力监测 53 10.2.6 围岩土压力监测 53 10.2.7 土体水平位移和地下水位监测 53 10.2.8 土体垂直位移 54 10.3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54 11 组织保证措施 55 11.1 成立领导小组 55 11.2 设立监视反馈体系 56 11.3 制订紧急处理预案,储备抢险物资 56 12 质量保证措施 56 13 安全保证措施 57 1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7 15 环境保护措施 58 16 工程预案 58 16.1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59 16.2 明挖基坑施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59 16.3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59 16.4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60 16.5 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60 16.6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60 16.7 预案演习 61 1 编制依据 1、《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逸仙桥站》。 2、《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TA11标逸仙桥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结构及防水设计》专家意见。 4、《南京地铁二号线逸仙桥站附属工程变更设计图纸》 5、南京地铁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办法)”及国家、部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逸仙桥站是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的中间站,车站站位设置于龙蟠中路和中山东路相交处的东侧,位于中山东路下。车站总长161.6m,标准段宽21m,车站底板埋深约22m。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其中一个预留)、2个风道和2组地面风亭。 本方案所涉及的工程范围为逸仙桥车站北侧设1号风道、1号出入口、2号出入口,这三条附属工程均横穿中山东路,平面位置见图1《逸仙桥站北侧附属结构平面布置图》。 2.2 设计概况 2.2.1 1号风道 1号风道位于车站东端头,全长61.855m,其中暗挖段长32.5m,暗挖结构形式为矩形结构,设中隔壁,结构尺寸为11.9m×6.65m(12.6m×7.42m),覆土厚度为3~4m,采用ф108管棚+ф42超前小导管支护,支护采用格栅拱架+锚杆+钢筋网+ C20喷射混凝土,结构断面见图2《1号风道暗挖段衬砌结构断面设计图》。 图2 1号风道暗挖段衬砌结构断面设计图 在明暗挖相接处设一座工作竖井,竖井净尺寸为13.9m×5m,深11.53m。竖井围护结构采用Φ800@900m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