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井下高程测量.ppt

发布:2017-08-27约2.81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井下高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 井下高程测量的目的和种类 井下高程测量是测定井下各种测点高程的测量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地面统一的高程系统,确定各种采掘巷道、硐室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以解决各种采掘工程在竖直方向上的几何问题。其具体任务大体为: 1.在井下主要巷道内精确测定高程点和永久导线点的高程,建立井下高程控制; 2. 给定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 3.确定巷道底板的高程; 4.检查主要巷道及其运输线路的坡度和测绘主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 二、井下高程测量的基本要求 在主要水平运输巷道中,一般应采用精度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和普通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在其他巷道中,可根据巷道坡度的大小、采矿工程的要求等具体情况,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测定。 当巷道倾角小于5°时采用水准测量;倾角在5°~8°之间可采用水准测量,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当倾角大于8°时则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井下高程测量分三种类型,即: (1) 通过立井导入高程; (2) 水准测量; (3) 三角高程测量。 在进行井下高程测量之前,应在井底车场和主要巷道内预先设置好水准点。从井底车场高程起算点开始,沿井底车场和主要巷道逐段向前敷设,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高程点,每组至少应由三个点组成,其间距以30 ~ 80m为宜,永久导线点也可作为高程点使用。 水准点可设在巷道的顶板、底板或两帮上,也可以设在井下固定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时应考虑使用方便并选在巷道不宜变形的地方。设在巷道顶、底板的水准点构造与永久导线点相同。井下所有高程点应统一编号,并将编号明显地标记在点的附近。 第二节 井下水准测量 一、井下水准测量外业 主要是测出相邻两测点高差,方法: 仪器放两测点中间,前后视放水准尺,(倒立)照明。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两次仪器高,仪器高之差大于10cm,两次仪器高高差互差不大于5mm 井下水准路线为支线、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 二、水准测量内业 计算测点间高差hi --平差--求各测点高程Hi h=a-b 测点在顶板上时,水准尺读数前冠以 - 号 三、 巷道剖面图测绘 为了检查平巷的铺轨质量或为平巷改造提供设计依据,需进行巷道纵剖面图的绘, 这一工作一般是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具体做法是: 先用皮尺沿轨面(或底板)每隔10m或20m标记一个临时测点(中间点),并将其标设在巷道两帮上,以便调整坡度放腰线时使用。这些测点要统一编号。施测时在每测站上先用两次仪器高测出转点间的高差,符合要求后,再利用第二次仪器高,依次读取中间点上水准尺读数。 内业计算时,先根据后视点的高程和第二次仪器高时的后视点水准尺读数,求出仪器视线高程;再由仪器视线高程减去各中间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即为各中间点的高程。室内绘制巷道纵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一般为1∶2000、1∶1000或1∶500,对应的竖直比例尺一般为1∶200、1∶100或1∶50。其绘制方法如下: (1) 按水平比例尺画出表格,表中填写:测点编号、测点间距、测点的实测高程和设计高程、轨面(或底板)的实际坡度。 (2) 在表格的上方,绘出轨面(巷道)的纵剖面图。绘图时,先按竖直比例尺绘出水平线,在其左端注明高程,在线上绘出各测点的水平投影位置,再按各测点的实测高程和选定的竖直比例尺绘出各测点在竖直面上的位置,然后用直线段将这些位 置点连接起来,即为轨面。 (3) 在表格的下方绘出该巷道的平面图,并在图上绘出水准基点或导线点的位置。 经剖面测量后,如巷道轨面的实际坡度与设计的相差太大,则应进行调整。为了减少调整工作量,根据巷道的具体情况,在不影响运输的前提下,可适当改变原设计坡度,分段进行调整,但应与有关人员商定。巷道坡度调整后,测量人员应按、调整的坡度要求,标设巷道的腰线。 第三节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是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的。施测方法如下图所示。 安置经纬仪于A点,对中整平。在B点悬挂垂球。用望远镜瞄准垂球线上的标志b点,测出倾角δ,用钢尺丈量仪器中心到b点的距离L′,量取仪器高i及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