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厂商理论(二)成本论解析.ppt

发布:2016-11-02约7.25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厂商理论(二) 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和利润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第三节 长期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和利润的概念 一、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1. 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它能在会计账目中反映出来。 2.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某些资源所放弃的该资源其他用途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经济背景是资源的稀缺。 机会成本的概念可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加以说明 稀缺性注定生产要素的使用不可能应有尽有,这意味着增加某种商品生产时,就必须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的可能性。 二、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隐性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例题 甲用自己的10000元现金办加工厂(若将此钱借出,每年可得利息1000元)。乙自银行以10%的年利率借款10000元办同样的加工厂。 甲:会计成本= ? ,机会成本= ? ; 乙:会计成本= ? ,机会成本= ? 。 甲:会计成本= 0 ,机会成本= 1000 ; 乙:会计成本= 1000 ,机会成本= 1000 。 几种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他把这笔资金如果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如果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收入; 3、机器设备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零; 4、机器设备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它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 5、过去买进的物料的机会成本是按现有市场价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三、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决策的基本原则:经济利润大于等于零。 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不低于其他用途。 正常利润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薪金。它是让一个厂商所有者继续留在原产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最低报酬。 隐性成本中包含了正常利润。隐性成本包括在经济成本中,所以经济成本中包含了正常利润。厂商的利润为零时,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正常利润,说明厂商的所有生产要素都获得了正常回报。当某个厂商存在经济利润时,说明它在得到正常利润之外,还得到了超额利润。 例题 农民张三讲授二胡课,每小时可赚20元,有一天买了100元的种子,花了10小时种植,他引起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他的显性成本是多少?如果这些种子将产生价值200元的作物,张三赚到了经济利润了吗? 例题 某商人拟投资50000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情况如下: 销售收入 165000元 会计成本 145000元 其中:售货成本 120000元 售货员工资 20000元 折旧 5000元 这50000元的资产,预计一年后只值44000元。经理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15000元。全部投资如存入银行可得利息4000元。 求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解: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 165000 -145000 =20000元 全部机会成本=售货机会成本+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经理薪水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120000+20000+(50000-44000)+15000+4000 =165000元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 =165000-165000 =0元 四、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利用社会资源从事产品生产的代价。当把有限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的生产时,就失去了利用这些资源去生产另外能够给社会带来效益的机会。 私人成本 从个别厂商的角度来考虑进行生产的代价 外在成本 私人成本常常引起不为厂商考虑的、引起外在社会成本增加的代价。 五.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沉没成本 1.固定成本( Total Fixed Cost,TFC ) 是指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各种维修费用等。 2.可变成本( Total Variable Cost,TVC ) 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购买原料的费用,短期借款的利息等。 3.沉没成本是与固定成本相关的一个成本概念,是指已经发生和支出,并且无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