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学院2008测树学试卷A..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林学院2008 - 2009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A卷)
课程名称:测树学课程类别:考查 考试方式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允许带计算器。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得分 评阅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胸高形率用( )表示。
A、q0 B、q1 C、q2 D、q3
2.一定期间内某调查因子的生长量,即为( )生长量。
A、平均 B、总平均 C、连年 D、定期
3.根据林分( ),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A、起源 B、组成 C、年龄 D、变化
4.立木各调查因子的生长率,特别是材积生长率很难直接测定,通常是根据( )生长率间接推出。
A、直径和断面积 B、形数和形高 C、胸径和树高 D、以上都不是
5.根据人工同龄纯林直径分布近似遵从正态分布曲线特征,林分中最粗林木直径值大约为林分平均直径的( )倍。
A、1.3—1.4 B、1.5—1.6 C、1.7—1.8 D、1.9—2.0
6.树干材积与以胸高断面积为底面积、以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作( )。
A、实验形数 B、绝对形数 C、正形数 D、胸高形数
7.采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时,应以标准地内林木的( )作为选择标准木的依据。
A、平均材积 B、平均断面积 C、平均直径 D、平均高
8.某云南松天然林分,林龄为100年,平均高为29m,总断面积为21.1m2/hm2,由相应的林分生长过程表中查定出对应于林龄100年时标准林分的每公顷断面积为42.2m2/hm2,每公顷蓄积量615 m3/hm2,则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 )m3/hm2。
A、84.4 B、307.5 C、515 D、无法计算
9.枝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 )。
A、也不一样 B、是一样的 C、都是饱满的 D、是尖削的
10.设:测得一株杉木20年时的材积为:0.0763m3,25年时材积为0.1104 m3,按普雷斯勒公式算得材积生长率为( )%。
A、7.7% B、 7.7% C、7.5% D、7.3%
11.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是在假设树干干形为( )体的条件下导出的。
A、抛物体 B、圆锥体 C、凹曲线体 D、圆柱体
12.从地位指数表中查得的地位指数,是指( )。
A、林分在调查时的平均高 B、林分在调查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C、林分在标准年龄时的平均高 D、林分在标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13.用水平角规在坡度为θ的坡面上测得林分的胸高断面积为Gθ,若改算成水平面上的胸高断面积G,则( )。
A、G=Gθsinθ B、G=GθCosθ C、G=GθSecθ D、G=Gθtgθ
14.在坡地上测定胸径时,测者所处位置应为( )。
A、坡下 B、坡上 C、平坡处 D、以上都可以
15.下列情况钢尺丈量结果比实际距离短( )。
A、钢尺实际长比标准尺短 B、钢尺实际长比标准尺长
C、钢尺拉得不水平 D、定线不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国家木材标准分为原木、 和 三种。
2.角规控制检尺时,凡是属于与视线 和 的树木,都要实测其胸径。
3. 结构是林分材种结构的基础。
4.树木生物量可以分 及 两部分。
5.典型异龄林直径分布为 型曲线。
6.某马尾松人工林在15年时林分蓄积量为50,然后分别在20年和25年时进行了2次抚育,抚育间伐量分别为10和15,35年主伐时林分蓄积量为200,则林分收获量为
,15-35年间净增量为 ,在不考虑枯损量的情况下,15-35年间的纯生长量为 。
7.树木年轮常遇到断轮、 、 和年轮界限模糊不清等变异现象。
8.依据林木树干材积与树干胸径和树高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立木材积表称为 。
9. 拟合地位指数导向曲线方程时,要先根据原始资料绘制 来判断曲线趋势;在对备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