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摘要: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重要的任务。为了引导学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专业素养变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素质要求
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重要的任务。相对于过去封闭的社会环境,这一代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全球尤其是欧美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随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年轻学生在多种价值观文化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定位,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相差甚远。为了引导学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专业素养变得尤为关键。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者
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在高校中,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平时交流沟通多,所以辅导员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日积月累地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辅导员拥有坚定不移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他才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言传身教,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爱精神传递下去。
2.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
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还无法从高中生活中转型过来,许多事情还想依靠其他人来安排,自己不掌握主动权,事事等待命令,处处依赖家人,不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不进行相应的规划。这就需要辅导员发挥重要作用,从日常的接触中发掘出每个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不同的特质,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培养和引导,帮助他们早日塑造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提早规划就业前景。
3.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呼风唤雨独享家里的一切宠爱,长辈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金钱都投入到对家里独苗的培养,导致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家进入大学后,很多人对于群体生活十分不适应,他们不愿意和同学接触,不愿意分享,所以逐渐地把自己隔离在同龄群体之外,自己过着封闭的生活。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和障碍。这种现象在“90后”的学生中尤为严重,他们平时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而融入社会和群体需要的抗压、抗变能力却脆弱不堪。经常和学生畅谈生活追求,聊聊校园趣闻,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群体,知晓他们心底的声音,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积极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疏通他们心理方面的压力和抑郁面,让他们找到自信,享受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
二、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1.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国家对于高校辅导员建设工作明确提出的相关要求,更是高校辅导员严格要求自我的标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不能忘,社会主义的思想不能放,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稳固的阶段,对他们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学生的照明灯,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学习进取,把自我的觉悟意识深化,进而影响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学习提高。
2.高校辅导员应该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素质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成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学生的求知欲是无止境的,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辅导员必须时刻钻研进取,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大量涉猎各个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提问和需求,满足自身的业务发展。
3.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活动组织能力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由于高校扩招,往往是一个辅导员带几百个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辅导员的组织能力就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怎样在纷扰的工作环境中有序地整合资源,做到多项工作同时开展,一人坐镇有条不紊,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活动组织和管理能力。现在的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又多又快,所以辅导员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才能找准活动的主题和方向,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全情投入。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辅导员必须调动骨干学生参与策划活动,并且进行相应的管理,保证活动能够在期限内有质量的完成。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不断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