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doc

发布:2017-08-30约2.5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摘 要 远程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本文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从证据学的视角出发,对证据学教师应当担任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远程教育教师应从观念、专业知识、多媒体技能、科研等方面来提升自己,期待自己尽快适应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师角色 素质要求 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它的发展不仅代表着技术媒体的革新,更意味着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①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以面授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提倡学习者在分散的个别化环境中利用媒体开展自主地学习。下面谈谈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充当的角色及应具备的素质。 1 远程教育所具备的特点 1.1 远程教育的便捷化 远程教育给成年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提供了无限的外部条件。通过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学生可以听到或看到市外或省外的教授讲课;通过课程光盘和网上教学,学生可以随时在家学习、在电脑上做作业和参加无纸化考试。这种教学方式的灵活化、丰富化,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1.2 远程教育的大众化 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免试入学方式,不管学生专业背景、文化基础如何,只要是想学者、要学者,都可以自愿前来学习,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许多人实现“大学梦”,也能为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打下基础。 1.3 远程教育“师”与“生”、“教”与“学”的相对分离化 过去那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由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远程教育中发生了重大变化。②远程教育中,专业教师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不要求学生必须来校学习,是一种以网上教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补充的师生相对分离教学方式。 1.4 教学成果评价的多元化 远程教育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还要兼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没有激发起来,学习方法有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养成,学习的能力有没有提高,学生能否将消化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互动式教学。 2 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由于证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增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③因此,这门学科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般导学教师的能力,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办案经验和宽广的跨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证据学教师应当承担以下几种角色: 2.1 教师是学习者 法律条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修改、日趋完善,作为以法律条文的证据学更是如此。因此,证据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新动态、注入新血液。 证据学教师在备课时,应及时关注有无最新的立法及司法解释。如果有,应当总结出新旧法律条文之间的差异,在上课时提醒学生着重记忆,并对修改后的新条文及背后的法理进行详细讲解。如在律师行使辩护权的起始时间上,新旧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同。旧的诉讼法规定: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才享有辩护权。在侦查阶段,只能会见犯罪嫌疑人。而新的诉讼法则规定:案件自侦查阶段起,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辩护律师,律师则享有辩护权。辩护权的提前,实际上就是使律师调查取证的时间提前了,这样更能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侦查机关毁灭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通过对比讲解,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除此之外,证据学课程教师还应该对本课程有关的前沿理论动态、备受争议案例多关注、多收集,在上课时,有意识地提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法学思维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和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著名的佘祥林案和赵作海案,就是因为侦查机关的刑讯逼供而导致的冤案。那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亲临其境,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让一部分同学担任侦查机关的角色,面对这样的案件,他们会怎样调查取证?另一部分同学充当法官的角色,在证据不充分、且只有被告人的供述的情况下,他们会怎样断案?也许他们的回答会不太完整,但至少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2 教师是设计者 远程教育生源的多样化决定了每个学习者的工作背景、生活态度、学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