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特法基本动作的说明.doc

发布:2017-01-09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特法基本动作的说明 基本动作——上肢动作 移动动作(M) 手指动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每动作一次时间值为1 MOD,相当于手指移动了2.5CM的距离。M1既代表了手指的动作,也表示出该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值(1 MOD=0.129S)如: 用手指把开关拨到ON(或OFF)位置的动作。 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螺柱上的螺母。每拧一次为M1,即 1MOD 用手指按檫密封条。 手的动作 M2 。用碗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当然也包括了手指的动作,每进行一次为2 MOD。相当于动作距离为5CM左右。如: 用手转动调谐旋钮,每次转动不超过180度 将电阻插在印刷电路板上。 用于翻书。 注意:做此动作时,有时或多或少都有牵动小臂,在分析时仍为M2 小臂的动作M3。肘关节以前(包括手指,手,小臂)的动作.每一次时间值为 3 MOD, 相当如移动15CM左右的距离。如: 在纸上划一条约15cm 左右的线。 在作业范围内,移动小臂去取放在工作台上的零件。 注意:在实际操作中,M3 动作会或多或少牵动大臂,或者移动了肘关 节,此时仍按M3分析。 在操作过程中,M3的移动动作范围叫正常作业区,在设计作业 范围时,尽量使 操作动作用M3动作来完成。 大臂动作 M4。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 出的动作,其时间值为4 MOD ,相当于移动距离30 cm。大臂移动时,也可能同时进行小臂,手,手指的动作。如: 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 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头部的工具。 在设计作业区时,不一定能把所有有动作范围全部设计在M3 的 正常作业区内,此时可将某些动作或某些工具设计在M4的区域 内。 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用M5表示,时间值为5 MOD,相当于移动距离为45cm。在进行该 动作时,有一种紧张感,感动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紧的情况。如: 把手尽量伸向工作台的侧面。 尽量 伸直胳臂取高架上的东西。 终结动作 2.1.抓取动作(G)。移动动作后,手或手指握住(或触及)目的物的动作 叫抓取动作,用符号G表示。抓取动作随着对象与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 触摸动作G0。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动作,它没有去抓取目的物 的意图,只是触及而已,所以为0 MOD。如: 用手去按计算器的按键时,必先伸手去接触该按键,然后再 按数字键。 用手去推动放在桌上某一物件时,必先接触该物件,才能推 该物件。 简单地的抓取G1。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动作, 在被抓物件的附近没有障阻物,是比较简单地抓,时间值为1 MOD。 如: 抓起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 抓起放在书桌上的钢笔。 两 手同时伸出棒住电视机。 该动作属于抓取容易的物件,不太需要注意力,一抓即可。 复杂的抓取动作G3。需要注意力的动作,是G1所不能实现的。在 抓取目的物时目的物周围有障碍物;可是目的物比较小,不容易一 抓就得,或是目的物易变形,易碎,时间值为3 MOD。如: 抓起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垫片。 抓起放在台子上的一支绣花针。 抓起放在零件箱中的小螺钉,抓时必须排开周围其它物件。 2.1.放置动作(P)。将手中的物体放置在一定的位置所作的动作。由于放置 的方法与条件不同,有的需有注意力,有的不需注意力。分为以下三类: 简单的放置P0。把抓着的物品动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动作。 该动作是放置动作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不需要用眼注视周围的情况, 放置处也无特殊要求,被放下的物体允许移动或滚动,因此无需时间 值,所以为0 MOD。如: 将拿着的旋具放到桌子旁。 把放下工具的手,移回原来的位置。 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动作P2。放置物体时,需要用眼睛看,以决定物体 的大致位置,时间值为2 MOD。如: 把垫圈套入螺栓的动作。 电烙铁用完后,放到烙铁架上。 将装配完了的零件放到传送带上。 把茶杯盖盖在茶杯上。 需要有注意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