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的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ppt

发布:2018-11-01约6.1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8-11-2 2018-11-2 定义与分类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2018-11-2 定义 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可分两种类型: 黏膜无明显病变者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即所谓的“病症性反流”; 有明显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者,则称反流性食管炎(RE),即所谓的“病理性反流”。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 2018-11-2 4 非糜烂性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食管 NERD RE BE 分类 Fass Ofman, Am J Gastroenterol 2002 60% 35% 5% 2018-11-2 5 发病机理 2018-11-2 6 临床表现 2018-11-2 7 临床诊断 1、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 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 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 分级 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 0级 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I 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 b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 2处 II级 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III级 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 2018-11-2 8 临床诊断 2、RE的病理分级: 病理改变 分 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鳞状上皮增生 + + + 黏膜固有层乳头延伸 + + + 上皮细胞层内炎细胞浸润 + + + 黏膜糜烂 - + - 溃疡形成 - - + Barrett食管改变 - - +/- 反流性食管炎病理分级 注:反流性食管炎时,可有鳞状上皮细胞假上皮瘤性增生,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应防止误诊为癌或肉瘤。 2018-11-2 9 临床诊断 3.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标准剂量连用14 d或双倍剂量连用7 d,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 4.鉴别诊断:注意与药物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免疫相关的食管病变以及食管癌鉴别。 肝胃不和型:肝失疏泄,胃失通降,胃气上逆 肝胃郁热型: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郁化热痰气中阻型:痰饮阻滞气机升降,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所致。 中虚气逆型:脾胃气虚,日久伤阳,终至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所致。 2018-11-2 10 治疗性药物 诊治流程 护理原则 2018-11-2 治疗性药物 2018-11-2 12 治疗原则 抬高患者床头,戒烟酒,低脂、低糖饮食,避免饱食等。 内科正规治疗有效但不愿终身服药者、无效者或有并发症者可慎重选内镜下贲门缝扎术以及外科抗反流手术或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2018-11-2 13 诊治流程 GERD诊治流程 2018-11-2 14 中医辨证论治 1 肝胃不和型: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原则,药方有香苏散与左金丸、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等,可明显改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肝胃郁热型:以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为原则,药方有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半夏泻心汤、蒿芩清胆汤等。 痰气中阻型:以化痰理气散瘀,和胃降逆为原则,药方有桔梗枳壳汤加味方、半夏厚朴汤合启膈散等。 中虚气逆型:以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为原则,《景岳全书》中以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为主,亦可以香砂六君子加减来治疗。 2018-11-2 15 护理原则 饮食护理 体位护理 口腔护理 用药护理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 2018-11-2 16 2018-11-2 18 因此,降低黏膜中的H+、K+-ATP酶的活性,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因子引起的胃酸分泌,从而阻止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段括约肌 肌张力降低 抗反流物 防御机制下降 反流物对食管 黏膜的攻击增强 食管黏膜损伤 2018-11-2 胃酸分泌机制: 胃部的壁细胞底-边膜 组胺受体 (H2-R) 乙酰胆碱受体 (Ach-R) 胃泌素受体 (G-R) 第二信使cAMP或Ca2+增加 刺激向细胞内传递 激活胃质子泵(H+/K+-ATP酶)发挥作用 H+与 K+交换, H+从胞内泵向胃腔 HCl(胃酸的主要成份) 1、H2受体拮抗剂 2、抗胆碱能药物 4、质子泵抑制剂 与Cl- 结合 介导 3、抗胃泌素药 5、前列腺素 2018-11-2 19 替乐-拉呋替丁胶囊 双重功效,一举两得 20 双重功效,抑酸同时加强胃粘膜保护,全面呵护胃健康 迅速提高胃内pH,满足不同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