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门大桥连续箱梁施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舟山桃夭门大桥支架法现浇连续箱梁施工
黄成光
一、工程概况
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桃夭门大桥起始于富翅岛,跨越桃夭门水道,终止于册子岛。大桥为48+48+50+580+50+48+48(m) 七跨连续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混合式斜拉桥。主桥全长889.60m,主塔(承台以上)高150.98m,中跨580m,中跨为扁平流线型钢箱梁,边跨为混凝土箱梁,钢—混凝土接合面在中跨距索塔中心线16.7m处。混凝土箱梁采用等截面流线型单箱四室结构,箱梁中部高2.8m,宽27.6m,索塔处缩窄为26.52m,桥台处缩窄为26.4m,桥面纵坡为3%,双向横坡2%,横桥向箱梁底板水平,桥面横坡由箱梁顶板斜置而成。竖曲线半径R=9671.0157m,桥面铺装厚度7cm。箱梁设3道纵腹板,腹板厚为50cm,顶板厚为37cm,底板厚30cm。桥台处横隔板厚150cm,两个辅助墩各设横隔板一道,厚1.6m,索塔处设横隔板一道,厚1.3m,其余每隔6m设一道厚40cm的横隔板。从桥台至中跨箱梁编号依次为A、B、C、D、E、F其中E梁为钢-混凝土接合段,F梁段为钢箱梁。
钢-混凝土接合段为本桥关键部位,通过预应力将厚钢板HG1与混凝土E梁段紧密结合,钢箱梁F梁段的顶、底板伸入E梁段1m,钢箱梁的轴力先传至厚钢板,再传至混凝土加厚段,通过混凝土断面逐步变化均匀地传递至标准混凝土箱梁;剪力直接通过厚钢板上的剪力钉传递。
横断面
纵断面
根据受力需要,设计在距边跨梁端52.74m范围内进行压重配置。
由于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需要,在混凝土箱梁顶、底板内均配置了临时预应力钢束,临时预应力钢束必需在边跨压重前拆除。各梁段数量及有关参数见表1-1。
各梁段数量及有关参数表 表1-1
梁段号 长度(m) 重量(t) 数量(节) 混凝土方量(方) A 54.74 3957.2 1 1522C50 B 48.00 3257.8 1 1253C50 C 46.00 3330.6 1 1281C50 D 10.60 715 1 275C50 E 2.70 226.72 1 87.2C50
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
桃夭门水道桥位处水面宽约564m ,水深大于20m的宽度约为470m。桥位区潮流呈往复式,涨潮流由南向北,落潮流反之;涨潮时近册子岛一侧流速稍大,退潮时则富翅岛一侧流速稍大,桃夭门水道水流湍急,流速一般为1.5-2.0m/s,涨、落潮时最大流速可达4.15m/s以上,形成强烈旋涡和急流。
2、地质
5、6号桥墩和7号桥台位于桃夭门水道册子岛岸,地层主要由晚侏罗世九里坪组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局部夹沉凝灰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层组成,基岩主要岩性为霏细斑岩和角砾凝灰岩。地表为含碎石亚粘土,下伏基岩,岩面较陡。强风化霏细斑岩承载力推荐值为500kPa,中风化霏细斑岩承载力推荐值为2500kPa,中风化角砾凝灰岩承载力推荐值为2000kPa。
三、箱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各段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1)A、B段箱梁施工工艺流程(7#桥台-6#墩—5#墩)
施工准备
测量标高 现浇支架之排架砼支墩浇筑、钢管柱
卸荷砂箱
安装Ⅰ56盖梁
安装纵向万能杆件主桁梁
安装横梁Ⅰ20a、Ⅰ16纵梁及木枋、胶合底模
测量调整底模标高
堆载预压
卸载
调整底模标高
分二次钢筋绑扎及预应力波纹管埋设
分二次架立侧模、内模、端模
浇筑砼
砼养护
拆内模、外侧斜角模
预应力施工
拆除现浇支架支撑系统及底模
2)C段箱梁施工工艺流程(4#主塔-5#墩)
施工准备
测量标高 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系统
底模系统[10、木枋、2cm厚胶合板安装
调整顶托直到预定标高
堆载预压
卸载
调整底模标高
分二次钢筋绑扎及预应力波纹管埋设
分二次架立侧模、内模、端模
浇筑砼
砼养护
拆内模、外侧斜角模
预应力施工
拆除脚手管支撑及底模系统
D、E梁段(主塔靠海侧)为鹰架结构基本同A、B梁段,但主桁梁为贝雷架结构。
2.支架结构与支撑系统预压
支架结构
7#桥台-6#墩(A段梁)采用6排混凝土墩,墩顶预埋钢板利于焊接固定卸载砂筒,其依次铺设万能杆件主桁梁、[20a横梁、[16纵梁及木枋与模板, 6#墩-5#墩(B段梁)之间采用6排钢管柱,支架采用Φ1000和Φ700的钢管,钢管柱基础为扩大砼基础,钢管柱之间用Φ377mm的钢管连接,钢管柱顶安装卸荷装置、2Ⅰ56盖梁,然后安装万能杆件桁架梁、Ⅰ20a横梁,间距为2m,Ⅰ16纵梁一般间距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