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后天性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ppt

发布:2017-12-31约5.16千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急诊及亚急诊手术 微创心脏手术 不停跳直视手术 小年龄化,高难度化发展 根治术为主,姑息手术渐少用 同种异体带瓣管道移植 人工心脏 心脏移植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1.急诊及亚急诊手术   阵发性缺氧严重--紫钳型先心病   顽固性心衰--PDA   肺炎难以控制--大型室缺 复杂紫绀型先心病--大血管转位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2.微创手术 减少体外循环的损害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不建立体外循环   加强心肌保护   改进心脏停搏液 减少手术创伤   小切口、右胸切口   胸腔镜辅助手术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3.心脏不停跳手术  --国内尚有争议,国外少采用。 建立体外循环 不阻断主动脉、并体循环下手术 体温32~34°C 不适宜婴幼儿复杂先心手术 4.小年龄化、高难度化 越复杂越小行手术  (大血管转位两周内手术效果最佳) 多种手术并行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5.根治术为主、姑息性手术渐少用 家属需求、经济乏力 减少对病儿打击 提高病儿生存质量 提高国民人口素质 6.同种异体瓣管道移植   --取材困难 保存困难     材料老化及钙化 CABG(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室壁瘤切除术 乳头肌断裂引起MI,行二尖瓣置换术 室间隔穿孔,行修补术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 (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 外科手术治疗 大隐静脉 胸廓内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常用移植替代物 病因: 囊性中层坏死或退行性变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创伤性动脉瘤 细菌感染或霉菌性动脉瘤 梅毒性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 病理分类: 囊状型 梭状型 壁间型(夹层) 临床表现: 疼痛 压迫症状 缺血 大出血 诊断: CTA 超声 MRI DSA 治疗: 切除缝合 直接吻合 人工血管替代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7.人工心脏 机械循环支持系统 国外广泛采用 国内经济受限 心脏移植前的准备 严重复杂先心术后循环支持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8.心脏移植 (1)同种异体心脏   复杂畸形难以矫正者 左室严重发育不良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更新死亡定论 制定捐卖器官法规 (2)异种异体心脏----猩猩或狒狒 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ECMO (1)复杂先心病术后循环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机械辅助系统 (2)心脏移植患儿等待供体期间的过度桥梁 (3)中毒抢救 * 病例 男性,48岁; 活动后心悸、气促5年,加重10天。 有高血压病史5年。 PE :BP168/128mmHg,心律不齐,心前区闻及3/6级DM。 超声心动图 M型:主动脉内径23mm(21-34mm)左房内径56mm(23-38mm)右室内径14mm(20mm) 室间隔舒张期厚度11mm(12mm) 室间隔收缩期厚度13mm 左室舒张期内径67mm(男55mm,女50mm) 左室收缩期内径56 mm 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11mm(12mm) 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12mm EF:34%(55-75%) FS:17 %(27-40%) 二维图像:左心系统扩大,其内未见明显血栓回声。二尖瓣回声增厚增强,见钙化回声,未见明显赘生物回声,二尖瓣开放受限,最大开放面积0.5平方厘米,关闭欠佳,见轻度反流信号;主动脉瓣环内径21mm,主动脉瓣开放幅度15mm,主动脉瓣回声尚正常,未见钙化回声,主动脉瓣启闭良好,肺动脉主干内径24mm,室间隔及左室壁活动正常。 CDFI:二尖瓣舒张期流速加快,频谱增宽;三尖瓣可见轻度返流,流速2.78m/s,估测肺动脉收缩压40mmHg。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未见分流。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 半数以上有二尖瓣狭窄 单纯性的病因很多 病生理变化与二尖瓣狭窄大致相同 二尖瓣置换术(MVR) 二尖瓣修复成形术(MVP)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 主动脉瓣狭窄(AS) 一、概念 正常主动脉瓣瓣口为3cm2。风湿性和主 动脉瓣二瓣畸形。 二、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狭窄—左心排血障碍—左心收缩压升高—左心肥大—左心衰竭;   中度狭窄跨瓣压差30~50mmHg   重度狭窄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