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之印度昌迪加尔规划复习课程.pdf
柯布西耶之印度昌迪
加尔规划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的思想
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他提出了光明城市理论,
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光明城市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
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类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生
活环境.他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
日益发达,数量增多多,速度提高,但是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及规划方式与这种要
求产生矛盾;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因此要从规
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现有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他主张提高城市中
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他还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
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因为是由内向外发展,愈
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张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
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
昌迪加尔城最著名的标志“张开的手”
“俱卢之野”所在地
废弃物做成的舞女塑像
建筑大师的献礼
世界建筑大师(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2-2818:15:19
昌迪加尔Chandigarh是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共有的行政首府,位于什瓦利克
山脉Shivaliks的丘陵地带,是印度第一个规划城市。昌迪加尔是一个联合领
土,不属于任何邦,直属于印度政府。昌迪加尔的名字取自什瓦利克山Sivalik
hill上的一座古庙的名字——ChandiMandir。昌迪加尔城市以及周边地区自然
风光优美,旅游景点数不胜数。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上,占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
模近期为15万人,远期为50万人。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
于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
划。
建筑大师的献礼
1951年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应邀来印度设计昌迪加尔首府。这位西
方建筑师在第一次踏上印度大地时,就被喜马拉雅山的神圣、人们脸上永恒的
微笑、印度历史建筑无比优美的比例折服了,他盛赞“这里有一切适于人的尺
度”。在领略了异域文化的震撼后,柯布西耶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尊重传统,
使现代的思想、技术、材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获得重生。昌迪加尔首府的规划
模式就源于他对人的关心,贯穿了以“人体”为象征的布局理念。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
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它们被布置在山麓顶端,可俯视全城。博物馆、图书
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主干道
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
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道路系统象征“骨架”,水、电、通信系统象征“血管
神经系统”;建筑组群好似“肌肉”,绿地象征呼吸系统“肺脏”。
昌迪加尔城最著名的标志“张开的手TheOpenHand”是勒·柯布西耶为该城
设计的最著名的纪念碑之一,也是这所城市的象征。这是一只从一个下陷的深
沟中高耸出85英尺的可旋转的金属巨手,它代表着:宽容的接受,无私的给
予。纪念碑“张开的手TheOpenHand”两旁是相隔甚远的议会大厦和高等法
院,备受争议的距离给勒·柯布西耶带来了许多指责。建筑历史家吉甸就曾经写
信给勒·柯布西耶问他为什么要把议会大厦和高等法院之间拉开如此大的距离,
勒·柯布西耶的回答是:我这么做是想把它作为喜马拉雅山的参照物,这里应该
是人们释放紧张的场所,敬畏自然的地方,昌迪加尔是向喜马拉雅山的献礼。
“垃圾公园”
岩石花园TheRockGarden又称“垃圾公园”,是昌迪加尔的奇迹。这里没
有奇花异草更没有飞禽走兽,却引着无数的旅游爱好者前往一睹。在这座10公
顷大小的公园内,城市废料变成创世佳作,无生命力的岩石变成了艺术珍宝。
公园内,既有用电插头做成的大块墙壁和拱门,也有用煤渣堆积的假山。令人
叫绝的是,公园里还安放有5000多件用瓷砖片、酒瓶盖堆砌成的小塑像,这
个由武士、舞女以及动物组成的方阵,浩浩荡荡俨然“印度兵马俑”,煞是壮
观。
“垃圾公园”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而真实的故事。当年建城时,有位名叫昌
德的公务员,突发奇想要用垃圾铸造雕像,他花了很多时间搜集材料,在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