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天童庄车辆基地±000以上工程施工.ppt

发布:2017-09-11约1.14万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天童庄车辆基地位于宁波市东外环路外蔡江岸地区,段址北面以后塘河为界,南面以500KV输电线路为界,东面以沿干山河为界,西面以东二环路为界。 2、工程内容 ①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0.00以上的盖下工程; ②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内道路、桥梁工程; ③2层混凝土盖体; ④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盖体上部厂前区6座单体结构(综合办公楼、培训中心、公安分局、文体中心、食堂及司机和学员宿舍、综合维修中心); ⑤整个车辆段内机电安装、轨道工程、工艺设备、综合管线、消防、装饰装修等。 二、施工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2、工期目标 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至2013年6月30日完成。其中2013年4月需具备接车条件。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①无重大伤亡、管线、设备、火灾、交通事故。 ②确保市级文明工地,争创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三、施工特点、 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1、项目的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目标兑现是项目管理重点 根据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期要求,本工程必须在2013年6月30日完成。其中2013年4月需具备接车条件,工期极其紧张,其中桩基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是两大重点。 桩基工程量大,分布范围广,是后续主体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的前期基础,保证工期压力大,必须抓紧前期桩基施工,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主体结构工程量大、专业类别多,工期紧张,制约着轨道、电务、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控制工期的关键所在。 应对措施: (1)早开工,早完工:项目开工后,马上桩基队伍进场施工,争取每一天时间进行施工; (2)配备好生产资源:项目开工后集中力量为桩基施工准备好各项资源和基础,做好电力、工程用水、机械等资源的供应; (3)合理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按照结构分区划片进行施工,桩基、承台基础,主体工程、后续其他各专业流水作业,充分利用施工区域的空间,加快施工进度; (4)针对本地区雨季长、降水量大及存在台风等气象灾害,应充分预计困难,做好防汛预案,尽最大可能降低恶劣气候的影响; (5)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管理,强化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确保业主确定的关键工期、阶段工期及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2、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是确保工期的重要因素 本工程钻孔桩(工程桩),桩基深度大,桩基穿越土层种类多,且地质条件较差,钻孔灌注桩施工遇到地下障碍物时成孔困难且易于产生偏斜,穿越粘性土层出现缩颈、糊钻,穿越粉砂层出现流沙难于成孔等,施工难度大,对成桩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钻孔桩施工是后续各专业施工的前提,桩基础的施工进度也是控制整个工期的重点因素。 应对措施: (1)桩基施工和控制完成的时间是保证施工工期的关键,数量多,为抢工期,必须投入较多的桩机和劳动力,为结构施工尽可能多的抢下时间。 (2)桩基成孔过程中依靠自然造浆和等待混凝土时间长,会造成孔内塌方或缩径,影响成桩质量。因此,钻孔灌注桩成孔时采用优质的泥浆护壁(人工造浆),同时确保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米以上,以减少塌孔风险,保证钻孔桩施工质量。 (3)合理地安排桩基施工流水和场布、配备足够设备和劳动力,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时机械、人工等根据进度计划依次向南侧的B区,C、D区进行倾斜,确保2013年4月具备接车条件的关键节点。 (4)合理安排工期,避开台风、雨季等影响室外作业的因素。 3、高大支模架的优化配置是本工程的控制重点 本标段房屋建筑工程量较大,盖下主体结构多为大跨度框架结构,盖上主体结构多为多层框架结构,对模板、支架等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支模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完成施工计划的关键。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房屋建筑工程工程量较大,对模板、支架等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保证工期,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各阶段工程内容,配备足够的模板支架,确保各资源总量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略有富余。 (2)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提高模板支架等资源的使用率,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 (3)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对资源的分布合理的对南侧接车需要提前完成的部位进行倾斜,确保关键节点的完成。 (4)加强对支模架的维护,减少损耗。 (5)对支模架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支模架,确保安全施工。 4、施工专业种类多,涉及范围广,各专业施工搭接施工协调量大 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建设规模宏大、施工队伍多而施工场地有限,同时站场、轨道、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等专业承包商亦将在本标部分区块结构工程完成后、全部结束前介入施工,施工场地十分紧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