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青海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与对策探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金融】 农业经济 20 10/3
金融支持青海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
难点与对策探析
◎张永春
摘 要: “三农” 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其实现途径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只有建立起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农村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关键词:金融支持 青海 新农村建设
一、金融支持对青海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能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提升农村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所 的有效手段,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和优化全
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省经济结构、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都有着十分
影响,也是青海省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从青海省情 重要的意义。
况看,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分析
设,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加大对广大农村的投资,加强农村道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缺失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不适应
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 1.政策性银行功能弱化,难以承担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重
消费环境,增加全省农民收入,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在新 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作为政策性的支农银行,
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体表 其支农领域狭窄支农的作用有限。其主要职能是为国家的粮
现在: 油储备体系提供资金支持而在支持农村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一)支持农民增收 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等功能并没有有效的发挥其功能。
促进农民增收,既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 2.商业银行受诸多条件的约束,在涉农项目上无所作为。
径,又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实现 青海省农业银行农业贷款仅占农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10%,
共同富裕的重要突破口,还是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 长期保持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大大弱化。同时,农信社支农
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能否持续增收,是检验新农 资金严重不足,仅以2008 年一季度为例,全省金融机构存款
村建设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 余额达 638.36 亿元,而信用社存款余额25.98 亿元,只占
(二)推动城镇化建设 4.07%.另外有资料显示,全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 简单再生产主要依靠信用社的农户贷款解决,但是种养大户、
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 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它涉农企业扩大再生产贷款难,满足程
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 度不高。不少农户和农村企业虽然能得到一定的贷款,但与
制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近年来,青 生产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
海省金融机构立足于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 3.农村信用合作社难以满足农村资金市场的需求。农村
寻求商机,重点解决了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小城镇供排水、 信用社是青海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存在问题较多。首先
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农村信用合作社具有先天的不足,如经济规模小、资金筹集
(三)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难、电子化程度低、员工素质较差等,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
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 长的多样化信贷要求。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约束
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持续稳定 机制,导致发展的长效机制的缺失内部人为控制现象严重,
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 沉淀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历史包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