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docx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中英文名称
视唱练耳
SolfeggioandEartraining
开课学期
1
学分/学时
1/3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开课对象
学前教育(师范)专业本科
先修/后修课程
基础钢琴与键盘和声
开课单位
教师教育学院
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
《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拓展课程之一,课程性质为教育实践类的必修课,该课程是我国音乐教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专业中具有较强训练特点的基础课。主要内容针对学生对于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加强对于调式调性的认知,最终提高整体音乐素质。
课程目标1:
专业知识方面
能够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普高)
可以正确感知音高、节奏、调性等主要音乐要素(普高)
全面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中本)
正确感知音高、节奏、调性等主要音乐要素(中本)
课程目标2:
专业能力方面
通过课堂听觉训练与课下练习,能够正确判断音程、和弦性质。(普高、中本)
对单声部音乐节奏旋律等可以正确记谱,并具备一定的音乐记忆能力。(普高)
对单声部音乐节奏旋律等可以正确记谱,并具备较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中本)
通过视唱训练,能够看谱即唱准确的音高、节奏等主要音乐要素。(普高、中本)
课程目标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具备全程育人的理念,注重课程资源中的幼儿品德等内涵培养。(普高、中本)
能够善于倾听、包容不同音乐思维,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普高、中本)
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主动承担团队责任,能够合作设计创作。(普高、中本)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本课程重点支撑以下几个毕业要求,其中课程对毕业要求3-1、4-2、6-2、8-2系中支撑M,对毕业要求7-2系弱支撑L。
指标点3-1.通识性知识拥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指标点4-2.教育能力能科学创设并利用班级环境;有效组织幼儿喜爱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掌握多种评价方法,具备对幼儿以及幼儿园活动的科学评价能力。
指标点6-2.全程育人树立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能够挖掘幼儿园各种隐性课程资源,具备随机生成课程的能力,注重课程实施中幼儿品德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指标点7-2.专业发展具备促进职业发展心理调适能力和身体基础;具备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意识;认识到儿童智慧的价值及其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联;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利用各种保育教育研究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指标点8-2.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主动承担团队责任,有在课程学习、社团活动、“三习”等实践活动中团队合作学习的体验。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课程毕业要求、教学目标和达成途径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度
达成途径
指标点3-1.通识性知识拥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M
平时作业1
指标点4-2.教育能力能科学创设并利用班级环境;有效组织幼儿喜爱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掌握多种评价方法,具备对幼儿以及幼儿园活动的科学评价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M
期末考核
指标点6-2.全程育人树立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能够挖掘幼儿园各种隐性课程资源,具备随机生成课程的能力,注重课程实施中幼儿品德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课程目标3
M
平时作业2
期末考核
指标点7-2.专业发展具备促进职业发展心理调适能力和身体基础;具备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意识;认识到儿童智慧的价值及其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联;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利用各种保育教育研究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课程目标3
L
平时作业1
平时作业2
指标点8-2.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主动承担团队责任,有在课程学习、社团活动、“三习”等实践活动中团队合作学习的体验。
课程目标3
M
平时作业1
平时作业2
(注:要求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应是一一对应支撑)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
1
音程性质与音高听辩
1.基本要求:
(1)熟练构唱八度以内自然音程的性质与
(2)听辨八度以内自然音程音高
2.教学重点:
(1)标准音的绝对音高;
(2)大小音程直接的转换;
(3)区分不同性质音程(如大小增减纯)的不同听觉感受;
3.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