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要求
《多媒体技术基础》是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系统培养人才的课程之一。教学时间应安排在第学期或第学期。这时,学生已学完/ 中计算机教材电子教案之《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马华东)
参考资料三:胡晓峰等,《多媒体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纲要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本章介绍媒体的概念、CCITT对媒体的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意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多媒体设备介绍(音频卡、多媒体视频卡、显示器、CD-ROM驱动器、DVD驱动器、光盘刻录机、扫描仪、视频采集卡、数码相机)和多媒体的组装和设备软件(多媒体设备驱动软件)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了解并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分类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4学时):
§1.1多媒体基本概念(媒体的概念、CCITT对媒体的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意义)
§1.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启蒙发展阶段、标准化阶段、普及阶段
§1.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超文本、超媒体、标准通用标记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1.4多媒体环境的建立
第二章 无损数据压缩
本章介绍目前用得较多的和最成熟的无损压缩编码技术,包括香农-范诺编码、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和词典编码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了解并掌握信息熵的概念、香农-范诺、霍夫曼编码算法、算术编码算法、行程编码算法。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4学时):
§2.1 香农-范诺编码和霍夫曼编码
§2.2 算术编码
§2.3 行程编码及其在BMP文件格式中的应用
1 行程编码
2 BMP文件格式中分析
第三章 编码基础和JPEG图像压缩
本章介绍数字图像压缩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使用得相当广泛的JPEG压缩标准和图像文件的存储格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掌握奈奎斯特理论、数字图像中常用的色空间及色空间转换方法、静态图像压缩 (JPEG)的原理和应用。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8学时):
§3.1 压缩的基础
1 采样定理: 仅当采样频率≥2倍的原始信号频率时,才能保证采样后信号可被保真地恢复为原始信号。
2 压缩的基础-数据冗余
§3.2 彩色空间
RGB彩色空间
HSI彩色空间
YUV彩色空间
YIQ彩色空间
§3.3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和原理
DCT变换
矢量量化
DC系数与AC系数熵编码
JPG文件格式分析和解码(含码本表解码生成算法)
第四章 图像压缩小波方法
小波分析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本章就二维信号——图像的小波变换的物理意义作初步介绍,接着介绍几种经典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算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掌握图像小波变换的实现、嵌入零树编码方法、层树分集编码算法,并了解JPEG2000的原理及其EBCOT基础。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11学时):
§4.1 小波变换在图像多分辨分解中的应用简介(教材第8.5节)
§4.2 EZW编码(教材第9.3节)
§4.3 SPIHT编码(教材第9.4节)
§4.4 JPEG2000的原理与实现
第五章 数字电视基础和MPEG简介(教材第10章、第13章)
彩色数字电视是从模拟信号电视和彩色电视发展而来的,本章从彩色电视的PAL、NTSC制式和电视图像数字化开始介绍,进而介绍MPEG1和MPEG2的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了解彩色电视的PAL、NTSC制式和电视图像数字化过程,掌握MPEG1中的帧内编码和预测图像压缩编码算法。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4学时):
§5.1 彩色电视制式(教材第10.1节)
§5.2 电视图像数字化(教材第10.3节)
§5.3 MPEG简介(教材第13.1节至第13.2节)
第六章 音频处理
本章介绍音频处理中的特点,继而分析MPEG1中的第一二三层编码原理,然后介绍音频卡及其软件的基本功能。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求了解MPEG1中的第一二三层编码算法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6学时):
§6.1音频信号和音频数字压缩
§6.2 MPEG1音频
§6.3 3D音频
§6.4音频应用(音频卡,音频文件格式)
第七章 多媒体的存储
本章介绍从CD到DVD的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技术。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了解CD的工作原理、CD盘的物理格式、CD-ROM的逻辑格式、DVD的规格、DVD容量提高的途径、VCD与DVD播放机的基本结构、和存储的错误校正。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5学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