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3篇.pdf

发布:2024-01-04约6.2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3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理性择业以

及进行就业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大

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

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篇一

一、大学生就业新现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202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到727万,2023年更是达到749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

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近千万。与此同时,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经济发展新常

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

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随着国家和地方

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2023年大学生就业需求

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鼓

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就业仍然是国家重要的政策导向。尽管社会对高

校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多,但需求增长的数量远赶不上毕业生供给的

数量,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仍在加剧。2023年大学生就业总量压

力依然较大,因此2023年就业需求与2023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是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

表现差异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

第1页共10页

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

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欠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

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正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各高校情况参差

不齐,虽然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各高校逐渐引起重视,但由于起步较

晚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部分院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仅仅

是停留在选修课阶段。甚至只是几次讲座,并没能系统地设置课程体

系。

2、师资缺乏

目前高校普遍没有职业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数职业规划的指

导教师是由高校的专职书记或辅导员来兼任的。而大多数教师并没有

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仓促上阵,缺乏扎实的职业规划理论和过硬的

指导技能,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困惑大

多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目前高校普遍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部门。但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少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职业规划教育指导的

职能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

3、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学生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没有深入普及,学生只是专注于个人的学习与成绩,不能正确地认知

第2页共10页

自我。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认识粗浅,被动地接受学校和老师传授的

知识和技能,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仅停留在潜意识阶段,需求意识

尚未被唤醒,更没有把意识提升到行为或实践层面。另外,当前大学

生职业决策盲目,价值取向偏差。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以毕业后的工资

福利待遇作为自己职业选择的首要标准或唯一标准。

三、应对措施――构建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体系

面对新常态的就业形式和目前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现状,高

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工作力度,

构建起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体系,使高校就业指

导与服务和职业规划工作能切实发挥作用。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

作:

1.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就业力

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

情况,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安排不同课程模块,逐步构建具有

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大学生职

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第一步,开展新生始业教育,让新生刚

进校就已开始有针对性地认识专业、规划自己的人生;大一年级开展

职业认知和自我探索等初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使学生进校就开始

树立职业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

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职

业理想以及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第二步,对大二、三学生着

重开展就业能力和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