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培养研究——基于学校管理的研究视角.pdf

发布:2017-09-12约8.3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蔚 与 高职 院 校 学 生 自信 心 培 养 研 究 — — 基 于学校 管理 的研 究视 角 ■ 赵 翠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高职院校尴尬的地位及高职院校学生对 自身发展前景的模糊心理很容易造成高职学生集体不 自信 .这种不 自信不 仅影响学生个人发展 ,也影响学校的学风与校风 。高职院校应通过践行高职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人文管理氛 围来提升 学生 自信心。 关键词 :自信心;高职教育地位 ;校企合作 ;人文管理 “自信是一种积极 的 自我评价 ,他表现为喜欢 高职院校地位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其在教育界 自己、肯定 自己、相信 自己”,就我国而言,高职学生 的地位 ,主要通过其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 目标来确 普遍存在 自信心偏低的状况。江西省 “构建高职高 定 。一类为其行政性的地位 ,指 由政府部门制定形 专学生 自信心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 .在 成的政策性地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育地位 近几年的高职学生中,自信心程度高的仅 占6%,自 与行政地位都 比较尴尬。首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 信心程度一般的占 19%,自信心程度偏低 的占 高职教育的培养 目标,长期以来 ,高等职业教育均 50%,自信心程度较低的占2O%.自信心程度太低 以其 “职业技能”特色来彰显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 的占5%。学生 自信不仅是学生个人成功的先决条 同,又以其 “高等”的特性来显示与中等职业教育的 件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学风 、校风的形成 ,甚至 差别 ,但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过程中, 左右着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 自 很多高职院校陷入了简单的拿来主义误区.在教学 信 .调动学生积极性 ,是学生成才与高职学校发展 内容、教学方法 、管理机制上简单地沿袭普通高等 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模式 ;在职业技能培养上又简单地借鉴中等职 业教育实训机制 。这种简单的 “拿来”导致高等职业 一 、 高职院校学生 自信心偏低原因分析 教育在知识教育上不及本科教育,在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来看 .学生 自信心偏低的原 上又不及中等职业教育 。这双重 “不及”导致高职教 因有多种 ,如个人生理缺陷、不 良的生活境遇 、粗暴 育在教育界地位 比较尴尬,对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 的教养方式、创伤性体验等都有可能打击学生的自 来说本身就是 自信心上的打击。此外 。在招生过程 信心,但笔者认为 .这些归因针对的都是具体 的个 中,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 人 ,具有特殊性,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归因针对的是 招生对象,起点上比中等职业教育高,但录取学生 群体 。他们由于某种共同的原因而导致了这类人的 分数线大都低于本科院校 ,学生 自我感觉是高考的 集体不 自信 ,具有一定的普遍特性。高职院校存在 失败者,比本科院校学生 “低一截”,在高等教育大 部分学生因个人原因而导致心理不 自信 ,同时。高 众化背景下,这种尴尬的行政性的招生方式也严重 职学生还由于一些共 同的原因存在一种集体不 自 打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 信,这些 “共同原因”主要包括 以下两点: 2.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