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学总论.ppt.ppt

发布:2018-06-05约2.65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9. 中药药理学总论 八、国外中药研究概况 中医药在世界的地位 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WHO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据WHO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据WHO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一)欧、美有关草药的法规 美国是医药法规最严的国家,但新法规对植物药管理灵活,控制较为宽松。有《饮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关于天然植物药品研究指南》等法规。美国FDA不再要求中草药是所谓纯而又纯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目前分布在全美的中医院校已达46所。 欧盟尚无统一的草药法规。 (二)西欧草药市场现状 西欧草药市场发达,并将持续增长; 草药制品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日常不适(如失眠、便利秘、肥胖、风湿关节炎、胃肠疾病等); 草药种类有限; OTC药品市场竞争加剧; 法规阻碍草药的发展。 (三)北美草药市场现状 规模不大,但增长率略高于西欧国家; 草药多以食品名义销售; 草药销售已形成网络; 重视对中药的研究。 (四)非洲、阿拉伯草药市场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多批医疗队的派遣,中医药和当地草药治病的热潮正在形成,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 (五)东南亚及华裔草药市场现状 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有悠久历史,有浓厚的民众信仰的基础; 对中药控制较严。 (六)日韩中药传统市场的现状 中药已为日韩医疗界所接受; 日韩药材信赖我国,也是我国中成药主要进口国; 中药制剂依据古方; 日韩既是我国中草药出口稳步发展的市场,也成为我国在国际中药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对手。 (七)国外中药研究的特点(日本) 中西医结合,注重中药的基础性研究。从偏重西医西药转到也重视中药,研究思路多采用现代医学方法。 注重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肿瘤。研究的中药包括柴胡、葛根、大黄、甘草和芍药,重点集中在大环化合物结构的抗癌物质、多糖、皂苷、黄酮及香豆精类等化合物;逐步由原来单纯的成分研究发展到重视复方的研究。 国外中药研究的特点(日本) 从70年代开始,对我国传统的经、古方剂进行了深入研究,据统计,仅1993年日本文献就发表了复方研究论文103篇,涉及方剂45个,其中经、古方41个,现代方4个。研究的中药复方包括小柴胡汤、黄连解毒汤、八味丸、柴胡桂枝汤、当归芍药散等名方。对其组方配伍、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化学成分、药物代谢、方证模型等 做了详尽的研究。 国外中药研究的特点(日本) 重视方法学研究。HPLC、气-质联用等现代先进方法和技术已广泛引入中药化学研究中;药理研究方法学中,除利用整体实验外,有关中药对膜电位、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细胞因子、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亦已开始,在复方研究方面,提出了方剂的临床适应证解析、方剂结构的电子计算机处理、方剂复合作用增强比计算,以及近年来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应用。 国外中药研究的特点(日本) 在中药动物模型研究方面,除采用我国各种药物和物理方法建立的脾虚证、血瘀证等方证模型外,一些基因工程技术已陆续引进,已培育出在遗传上对药物有高应答的动物,目前比较成功的方证模型有八味地黄丸小白鼠模型、黄连解毒汤证、对灵芝成分敏感性小白鼠等。 国外中药研究的特点(日本) 重视药物资源的引种。已贮存了约1500种植物种子。自1990开始,日本加强了国内汉方药基地的建设。目前有3万药农与药厂签订栽培汉方药的合同。日本特殊农产物协会选定52种汉方药进行国内生产,有3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引种了500余种中国药材品种。 国外中药研究的特点(日本) 注重汉方药材提取及浓缩干燥的GMP工艺研究。水提取物固液分离工序在实践中多采用分离能力较好,并可根据生药对象进行调节的离心法进行固液分离;计算机的引入提高了中药制剂等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等。 (八)国外中药研究的发展趋势 整体医学的崛起使世界各国越来越看好中医药,中药正面临着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好机遇; 著名的国际学术性机构纷纷介入中药的基础性研究;资金投入将会大幅度增长;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仍将是热点,并逐渐重视对方剂的系列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渗透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会进一步带动中药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九)国外中药研究的不足 对中医药理论内涵的认识不足; 研究思路未脱离化学合成药物的框架; 研究大都属民间机构活动,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等等 九、中药药理学与中药现代化 (一)中药现代化面临的良好机遇 疾病谱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 中医药正在世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