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企业会计第六章 固定资产(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年限平均法 第一、二年折旧率=(1-4%)/5=19.2% 第一、二年折旧额=160 000×19.2% =30 720(元) * (2)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二年折旧率=2/5 第一年折旧额=160 000×2/5 =64 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160 000-64 000)×2/5 =38 400(元) * (3)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折旧率=5/15=1/3 第一年折旧额=(160 000-6 400) ×1/3 =51 200(元) 第二年折旧率=4/15 第二年折旧额=(160 000-6 400)×4/15 =40 960(元) * 第四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自学) 提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不可能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则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修理)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改良) 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预计可收回金额 * 第五节 固定资产处置及清查 一、处置损益 出售价款 各项收入 残料变价收入 保险及过失人赔款 拆卸、搬运整理等费用 各项税费 营业税(按收入的5%) 各项收入与各项税费的差额 *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 固定资产出售 ◆ 固定资产报废 ◆ 固定资产毁损 ※净损益均计入“营业外收支” 核算举例 记录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 三、固定资产清查 (一)固定资产盘盈 (二)固定资产盘亏 * 思考题: ★固定资产具有哪些特征? ★固定资产计价标准有哪些? 各自的特点如何? ★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加速折旧法有哪些特点? ★认定固定资产减值的条件是什么? * 作业题: 习题用书《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 P162——(四)1小题 P165——4、5题 P166——7题 * 第六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与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须同时满足: ⑴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⑵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1、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经营用固定资产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 1、使用中固定资产 2、未使用固定资产 3、不需用固定资产 4、出租固定资产 * (三)按所有权分类 1、自有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 * (四)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 综合分类 1、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经营租出)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第二节 固定资产取得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一)原始价值 即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某项固定资产时和直至使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实际支付的各项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企业新购建固定资产的计价、确定计提折旧的依据均采用这种计价方法。 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 (二)重置完全价值 是指在现时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条件下,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支付的全部代价。 如盘盈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 (二)按净值计价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 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等。 * 二、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 固定资产价值的构成,是指固定资产价值所应包括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它应包括为使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由于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其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 *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 企业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场地整理费、装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