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物理(吉林长春卷)(解析版).docx
PAGE1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吉林长春卷)
物理·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本试卷分物理和化学两部分,共8页。物理满分为70分,化学满分为50分,共计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情境题)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声音调变高
B.哨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C.吹管子时下拉“活塞”,哨声响度变大
D.悦耳的哨声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可能成为噪声
【答案】B
【解析】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声的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哨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故B正确;
C.吹管子时下拉“活塞”,振动空气的长度变长,哨声音调变小,故C错误;
D.悦耳的哨声如果影响人们的生活或学习,为噪声,故D错误。故选B。
2.(情境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A.图甲“寒露”节气,“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图乙“霜降”节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
C.图丙“大雪”节气,“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图丁“雨水”节气,“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B。
3.(情境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墙上呈现人的影子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D.放大镜把字放大
【答案】A
【解析】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墙上呈现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情境题)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使木板A作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B
【解析】A.在拉动A的过程中,B相对地面静止,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水平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无论A是否作匀速运动,都可测得B受到的摩擦力,故A错误;
BC.B相对地面静止,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弹簧测力计的向左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对B的摩擦力fAB=2N
方向向右。而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故C错误,B正确;
D.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匀速向右运动,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左,则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向左的地面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
fA=F-fBA=5N-2N=3N
故D错误。故选B。
5.(情境题)如图所示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吸”起来
C.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
D.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答案】D
【解析】A.打开伞上凸下平,刮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