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__ __,主要是______ _____产生的热能。 3、外力地貌的应用 (1)风向的判定 (2)河流流向判定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为什么? 三角洲上往往形成大城市。为什么? 冰川沉积物排列与河流沉积物有何差异?为什么? 河流沉积: 上游-下游:颗粒由大到小。 冰川沉积: 边融化边沉积:杂乱无章。 1、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右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险。形成“女王头”独特外貌的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2013·福建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 (1)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点评:河流堆积地貌并不只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如冲积扇或洪积扇,可以形成于河流上游。 A D C (2013·北京西城一模)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 A.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B.风化侵蚀—风力搬运—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风力搬运—风力沉积 D.海陆变迁—流水搬运—风力沉积 (2014安徽卷)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题。 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C B (新课标全国卷)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 (2014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6~8题。 6. 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7.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 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8.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2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B C D 知识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玄武岩 花岗岩 大理岩 石灰岩 ?A: B: ?C: D: 岩石圈物质循略图 冷却凝固作用 外 力 作 用 变 质 作 用 重熔再生作用 地质作用过程图的判读技巧 ——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地质作用过程图的判读技巧 5.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例】 (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D 总结 1.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 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下面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的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的外力作用中,表示三角洲成因的是( ) 巩固练习 A C 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