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号液压系统作业指导书-修改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液压系统作业指导书
宽板设[2006]第08号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对本厂液压系统工作做出规定,旨在为液压设备正常运行提供必要保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液压系统的操作、维护、检修。
3.实施步骤
3.1 各液压站的主要技术参数
单泵流量L/min 工作压力MPa 油箱容积 油液清洁度 油箱油温
℃ PH1液压站 360 140~160 8m3 NAS7级 30~55 PH2液压站 240 250~280 10m3 NAS5级 30~55 PH3液压站 360 140~160 8m3 NAS7级 30~55 PH4液压站 240 280~315 5m3 NAS5级 30~55 PH5液压站 360 140~160 8m3 NAS7级 30~55 PH6液压站 360 140~160 8m3 NAS7级 30~55 PH20加油站 75 22~25 6m3 NAS5级 30~55 加热炉液压站 360 160~180 10m3 NAS7级 30~55 上料台架液压站 65 140~160 1m3 NAS7级 30~55 工作辊轴承座拆卸液压站 122.5 85~100 1.6m3 NAS7级 30~55 支承辊轴承座拆卸液压站 122.5 225~250 1.6m3 NAS7级 30~55 轴承座翻转液压站 176.4 180~200 2m3 NAS7级 30~55 3.2基础管理制度
3.2.1 油品分类存放,油桶(罐)专用,干净整洁,各种手动、自动加油工具必须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并存放在指定位置。
3.2.2 各种油品应有足够的备用油,不足时及时补充。
3.2.3 油泵装置均需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
3.2.4 站内严禁烟火,定期检查并补充足够的手动灭火器(由该区域责任班组负责)。
3.2.5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站内。
3.2.6 运行人员每隔1小时巡检一次,检查油泵运转情况,油箱油位、油温、油品状况。检查各种控制阀、传感元件及油缸的动作状况,检查各点的流量、压力、温度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7备用泵应定期轮流更换,原则上每周一白班换泵。换泵时先开备用泵再停主泵,同时通过计算机或触摸屏把备用泵设定为主泵,把停机的主泵设为备用泵。
3.2.8负责责任区域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及设备容貌,确保责任区设备运转良好,紧固可靠。
3.2.9为保证实际位移与计算机显示位移的一致性,下列位移传感器每月15日、25日各校一次(标零):加热炉步进梁横移缸、轧机前后对中侧导板缸、立辊主缸与副缸。其余各种仪表必须定期校准,点检站相关人员应建立相关管理台账。
3.2.10保持油箱正常工作油位,不足时应及时补充。加油时应用PH20或加油小车通过加油管路向油箱加油,正常的补油工作由该区域责任作业班负责,事故跑油的补油工作由事故责任班组负责,需跨班作业时由接班班组来承担,由此引起的额外工作设备事故考核来补偿。补油时应补充到高油位。
3.2.11泵出口高压过滤器、油箱上回油过滤器及循环过滤器等滤芯的正常更换每季度一次,更换时间由点检站确定并作记录,更换工作由责任班组完成。
3.3 交接班制度
3.3.1 对口交接班。轧机区运行岗位交班地点在调度室,精整区运行岗位交班地点在圆盘剪操作室。交接班前后15分钟内为交接班时间,超过该时间段,如一方未到,则另一方应通知自己的作业长,由作业长告知对方作业长,并在交班记录上注明。
3.3.2 接班人员要认真了解上班液压设备运行情况,摸清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3.3.3认真填写点检记录及交接班运行记录。
3.3.4 当班发生的一切故障必须当班处理,不能处理的应记录清楚,并向接班人员说明。
3. 4液压系统操作
3.4.1液压站操作
3.4.1.1操作人员要全面熟悉站内设备性能及构造原理,达到会操作使用并熟悉各执行部件的功能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