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试题.doc

发布:2017-02-19约5.7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寨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B.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C.液态氯化氢、熔融氧化铝、固体硫酸钡都是电解质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4.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KMnO4酸性溶液 ③氯水 ④品红溶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全部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 Fe+6H+=2Fe3++3H2↑ 6.下列有关双氧水说法错误的是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B.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C.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温度越高,分解速率越快 D.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与SO2不同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6.9 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2 NA B.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C.a 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 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L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N2和0.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8.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红又褪色的是 ①Cl2 ②盐酸 ③氯水 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⑤木炭 ⑥Na2O2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正确; ②盐酸 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⑤木炭 ⑥Na2O2形成的溶液呈碱性,错误。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基本性质。 9.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Cl- B.c(H+)=1×10-13 mol·L-1的溶液:Na+、Ca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SCN- D.含有大量的溶液:H+、Fe2+、、Cl-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0 mL 5.00 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 g铁 B.用40.0 mI,10.00 mol/L的盐酸与10.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C.标准状况下,将1.0 g铝片投入20.0 mL,18.40 mol/L的硫酸中 D.在一定条件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