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二中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1约1.35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二中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韬在《纪英国政治》中提到:“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而非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意在表明

A.倡导实业救国和变法图存 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有助于推动当时思想启蒙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2.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企业经营再次好转。这反应了

A.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充满艰辛

D.民族企业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

3.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妇女对城邦事务没有表决权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雅典民主政治以成年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D.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4.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国旗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A.动员民众参与抗战 B.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

5.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上书清政府,反对“皇族内阁” B.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

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

6.雅典公民担任陪审员原本是没有报酬的。公元前451年,伯里克利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可获得2个“奥勃”,后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雅典平民半天的收入。这一举措

A.改善了公民生活 B.削弱了贵族影响力 C.破坏了民主政治 D.维护了法庭的权威

7.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此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罗斯福新政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C.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市场经济

8.“第一次柏林危机虽然没有引发新的战争,但致使苏联在东、西柏林之间竖起了柏林墙。”这句话中划线部分应改为

A.德国的分裂成为定局 B.苏联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

C.东西方冷战成为定局 D.美国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路交通

9.1952年,刘少奇致信斯大林阐述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如表为信中关于各阶段工业生产总值(不包括手工业)的占比情况。由此可见,该设想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0.“文艺复兴”原是一个法文词语,意为“再生”。从其历史内涵看,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获得了再生的是

A.西欧文学艺术 B.资产阶级人文主义

C.古希腊-罗马文明 D.中世纪基督教文明

11.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12.下表是小李归纳的某时期中国内政情形。该时期是

A.元朝初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后期 D.清朝前期

13.读如图,对发生在图示①处的战役认识正确的是

A.太平洋战争由此开始出现转折 B.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