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版《公共政策学》总复习资料 - 深大自考.doc

发布:2017-08-12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版《公共政策学》总复习资料 (此为节选内容,需要详细内容请联系学院自考办教研室)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P73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 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 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P84 ※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反映公共政策这一动态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出现错误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 2、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 3、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古代中国政策研究:(1)史官制度 (2)策士制度 (3)谏议制度 (4)科举制度P87 ※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随着城市的发展,才培养出在财政,战争,法律三大领域中拥有专门知识并向统治者提供政策建议的政策分析人才。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 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公共政策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P93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 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理论、诺伊曼的博弈论(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泰勒首创科学管理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公共政策学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标志: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代表性著作: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论文《政策方向》中六点界定:P97 (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 (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 (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的批评; 1、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2、德洛尔的主要学术成就P99:第二代公共政策学家,其学术背景是公共管理学而不是政治学;主学术成就: (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 (2)指出了美国政策科学进入新阶段的发展方向;( (3)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取得的成就(60年代后期开始)P100: (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其一,众多学者仍尽可能地赋予公共政策学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其二,公共选择方法论(布坎南)崭露头角;其三,博弈论(尤金.巴达克)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论;其四,个案研究受到重视。 (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政策周期。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