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20121030594537367.doc

发布:2017-09-01约1.2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计算机作为职业中学的必开课程,也是中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的重要课程。?应如何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呢??文章主要对中职计算机的现状和改革作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为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适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近年来,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是计算机行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与另一方面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这两个现象并存的局面。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滞后、课程计划僵化 ??这样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技能不突出,学生学习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受到大多数单位的认可,不能适应技术性、技术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从而影响就业竞争力。 二、教师教学技能薄弱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每个计算机教师课时多、课时量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的速度很快,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各个学校的教师通常没有时间去进修,更为严重的是每个学期都忙于上课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从而使教师队?伍的计算机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不足,这样反而影响了计算机在中职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三、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点到为止,学生也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懒于思考,满足于卷面的分数,忽视了实际操作的能力。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中职学生学习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只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没有自己参与实践,单独组装过一台计算机的话,无疑学生将很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基础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虽然各校近几年不断地增加计算机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不断地改进实验条件,但仍存在实验室无法满足需求等情况。同时实验室也不全是开放型的,学生自由上机实践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况且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太快。尽管不断地加大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但仍然有许多计算机硬件设备不能满足软件发展和教学内容更新的需要,有的计算机设备已经陈旧和老化,维护工作量大,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职教培养目标,?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满足上述培养目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应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知识层面、专业技术领域知识层面和文化基础课层面三个部分。 ?1、计算机知识层面:硬件安装维护模块(包括:微机操作与维护、网络技术与?Internet,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文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库编辑应用、文字录入与处理)、平面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 2、专业领域知识层面:专业课模块(包括操作系统、汇编语言、VB、JAVA、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模块(计算机专业英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