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心肺复苏(杭州)PPT.ppt

发布:2018-01-10约6.66千字共10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准胸外心脏按压时产生 3~30%正常颈总动脉血流,此并非脑血流,虽面部血流可以很高,而到脑部血流却为零。 —般脑血流小于20 m1.min.100 mg-1即有脑功能损害,谓神经功能衰竭临界值; 小于 8~10 ml.min.100 mg-1则导致不可逆损害;谓脑衰竭临界值。 心肌血流小于等于13 ml.min.100 mg-1心脏不能复苏。 一般认为常规胸外心脏按压 10~15分最多不超过 20分钟,无效时,即应改作开胸心脏按压。如有动脉内测压,则舒张压小于 40 mmHg就应作开胸心脏按压。如体外除颤不成功(有作者提出体外除颤 2次),亦为开胸的指征。 自然,这已超出现场救治范围但应将这一技术扩大到急诊室内施行,当属住院医师训练课程。 可采用左前外侧第四肋间进胸,单手压向胸骨法为临床效应最好之一种。 对消毒无菌不强求,Altemeir报告43例未消毒开胸心脏按压,感染仅 4.7% ,—般术后并发脓胸发生率约 10%。 在现场救治的基础上,只要有效,均应坚持。即或效果不佳或无效,除改进纠正不当措施操作外,也不能轻易放弃抢救。因为此时一般很难确定脑保存程度,即脑是否已遭受不可逆损害。 除非有明确致死原因。 实践证明,心脏停跳时间越长,单纯心脏按压,心脏复跳效果越差。 人工循环虽暂时维持重要器官的血供,但心脏所产生的心排血量低于自主心律。 因此在现场救治的同时,应紧急联系呼救,以尽快争取 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 PALS—CPR药物 给药途径 外周静脉 骨髓腔内 中央静脉 气管内 PALS—CPR药物 经气管插管给药(LEAN) 利多卡因Lidocaine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阿托品 Atropine 纳络酮 Naloxone PALS—CPR药物 气管内给药剂量 肾上腺素:静脉内剂量的10倍 其他药物应比静脉剂量高2-3倍 PALS—CPR药物 通过插管导管输送的药物 药物 用3-5ml NS稀释 经插管导管输入 经插管导管输入 用3-5ml NS冲洗 正压通气 PALS—CPR药物 给药途径 外周静脉 骨髓腔内 中央静脉 气管内 PALS—CPR药物 骨髓腔内输注 骨内针位置 胫骨 股骨 肱骨 胸骨 内踝 外踝 PALS—CPR药物 骨髓腔内输注指征: 心跳、呼吸停止 休克失代偿期 顽固性抽搐 使用于任何年龄 危重情况下在没有尝试开放外周静脉前, 可以先开放骨内输液通道 PBLS—异物阻塞气道 去除异物法 儿童:腹部推挤法(意识清楚者) 3、膈下腹部按压法(Heimlich Maneuver): 手掌根放在剑下脐上的腹中线上,将另一手放在该手上方,用力按压腹部,不要按压中线两侧。 昏迷病人 清醒病人 PBLS—异物阻塞气道 去除异物法 儿童:腹部推挤法(意识不清楚者) 儿科初级生命支持(PBLS) —气道(Airway) 开放气道手法同PBLS 对创伤病人或疑似创伤病人: 颈托、脊柱板固定颈椎及脊柱 PBLS—呼吸(Breathing) 先给予2次缓慢的人工呼吸(1-1.5秒/次)随后: 婴儿:20次/分 口-口鼻人工呼吸 儿童:20次/分 口-口人工呼吸 评估:胸廓有抬举 口对口、口对口和/或鼻人工呼吸 救治者位于被复苏者一侧,口对口(一手闭合被复苏者双鼻孔)或口对口鼻,一手提起下颌,深吸气后,救护者的嘴紧贴被复苏者的嘴,缓慢吹气,一次吹气 1~1.5秒,连续 2次吹气时暂停胸外按压,可见胸部抬起。呼气期间,张嘴松开鼻孔。 适用于张口受限、牙关紧闭者。 救护者过度吸气,呼出气的氧浓度可达18%,CO2浓度仅为 2%,一般呼吸时为 4%。此种直接呼出气通气, 总比推迟供给空气或氧气为好。 口对鼻人工呼吸 PBLS— 呼吸(Breathing) 呼吸(Breathing)—创伤病人 胃膨胀 由于过度通气所致,可导致返流和误吸 预防: 适当的潮气量(6~7ml/kg) 适当的一次潮气量时间(1~2秒),不要捏得太快 适当的头部抬高位,使气道通畅(口对鼻) 环状软骨加压法 PBLS— 呼吸(Breathing) 球囊加压供氧 气管插管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吸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