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心肺复苏术 (1)》课件.ppt

发布:2018-09-26约3.44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儿心肺复苏术 要点 与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基本生命支持方法 给药途径和常用药物 2005年新指南中的变化 异物致完全气道梗阻的处理 心跳骤停的原因 成人:突发,心律紊乱 小儿:继发,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心律失常是儿童心跳骤停不常见的原因 早期评估 气道 呼吸 循环 早期干预最重要 儿童 ≠ 小大人 小儿与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舌体相对较大:舌后坠气道梗阻 枕凸明显:头易前倾 颈短且胖:触摸颈动脉搏动困难 与小儿复苏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 气道最狭窄部位 婴儿:环状软骨 成人:声带 复苏指征 意识丧失 无呼吸或无效呼吸 无动脉搏动或无心音,或小于60次/分, 新生儿小于80次/分 产房新生儿小于100次/分 心跳骤停时心电图特点 小儿:心脏静电息 电机械分离 室颤:10% 成人:室颤多 无脉(失律)-心脏停搏 室颤 生存链 一个施救者在场时 成人:先呼救再急救 小儿:先独立施救(院内) 先呼救再急救(院外) 基础生命支持 开放气道 判断有无呼吸,5-10秒 看 听 感觉 开放气道(Airway,A) (二)人工呼吸(Breathing,B.) 复苏器人工呼吸 注意 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囊和面罩 判断循环 颈A 肱A 股A 5-10秒 观察面色、反应、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手法:根据年龄选择 部位:乳头连线部位 深度:触摸到动脉搏动 频率:100次/分 循环与呼吸比值:单人:30:2 双人:15:2 新生儿:3:1 1.双掌按压法 适用于成人和 8岁以上年长儿 3.平卧位双指按压法 复苏者一手置于患儿后背,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两乳头连线水平,向后背按压。注意消除死腔 4.单掌环抱按压法 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 复苏者一手四指置于患儿后背,拇指置于前胸 部位同前 5.双手环抱按压法 用于婴儿和新生儿 双人复苏 第二个人在对侧,负责胸外按压 第一个人负责呼吸,并指挥抢救 注意记录抢救开始时间、方法、复苏成功时间 心脏按压有效的表现 按压时可触及动脉搏动 扩大的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 口唇、甲床颜色好转 肌张力增强或有不自主运动 出现自主呼吸 药物治疗(Drugs,D) 注意 不能取代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 ? 给药途径 静脉:首选 气管 :已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 骨髓 : 方便快捷 心内注射:不得已时采用 药物选择 肾上腺素:复苏首选药物 肾上腺素用法 阿托品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 静脉/骨髓内剂量 0.02mg/kg 最小剂量0.1mg 最大单剂剂量(可重复使用1次) 儿童:0.5mg 青少年:1mg 室速/室颤---药物治疗 2005年新指南主张首选胺碘酮 没有胺碘酮可用利多卡因替代 无脉-室速/室颤的治疗 心肺复苏 ↓ 除颤(2焦耳/KG) ↓ 心肺复苏( 5个循环CPR后判断) → 复律 ↓ 除颤(4焦耳/KG) /肾上腺素 ↓ 心肺复苏(2分钟后判断) → 复律 ↓ 除颤(4焦耳/KG) / 胺碘酮/利多卡因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