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 沉降观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房间内应通风、干燥,温度稳定,
仪器柜不得靠近明火,柜内应摆放干燥剂。脚架一般应横放在特制的搁架上。
5、沉降观测的要求及计划
5.1沉降观测过程的要求
5.1.1沉降观测的自始自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稳定;观测人员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这样可以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1.2沉降观测自始自终固定引用同一水准点,其高程经第一次测量确定后即不得随意修改。
5.1.3为了掌握水准点的稳定性和预防主点(水准点)被毁,而用副点(其他水准点)接替高程续测沉降,每次观测时要引用主点测定建筑场地上所有副点的变化动态。所有沉降观测以SZ01为主点,YF01、YF04、YF03为副点。
5.2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各项观测指标如下:
a、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h=∑a-∑b≤1.0√n ,n表示测站数。(或△ h=∑a-∑b≤1.0√L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b、前后视距:≤30m
c、前后视距差:≤1.0m
d、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e、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5.3观测点的做法及防护要求
5.3.1厂房(详见下图)
5.3.2烟囱
5.3.3各沉降点都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被破坏,所有点周围不能堆放任何物体,烟囱沉降点要有三角铁护栏,上面用木板挡住,防止高空坠物破坏沉降点。厂房沉降点在沉降点周围烧保护环。
5.4观测时间和次数的要求
5.4.1厂房(包括主厂房、汽轮发电机、汽动给水泵、集中控制楼、锅炉房等)
在基础浇制完成后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钢架安装过程中每层钢架安装完毕测一次。
投产后的第一年内,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并控制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在5-10mm之间,当超过10mm时,应缩短测期,增加观测次数,以后可根据沉降速率决定测期,如每次观测的沉降梁小于5mm时,则可将测期逐步延长至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标准,可采用连续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
每次观测沉降时,必须观察了解建筑物的施工进度、设备安装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建筑物沉降的有关因素。
5.4.2烟囱
烟囱沉降观测应在基坑开挖完成,浇捣垫层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在±0.00(相对标高)以上每施工20-30m观测一次,一直到顶,每个钢内筒每提升40m观测一次,完工后及投产运行后的第一年内,应每月观测一次,运行后第一年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为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一般观测期限为十年。
5.5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5.5.1厂房(包括主厂房、汽轮发电机、汽动给水泵、集中控制楼、锅炉房等)
要求每个短柱角上一个临时沉降观测点,每个钢柱上一个永久沉降控制点。点号以字母Z加数字组成,比如Z1、Z2……,由于点太多,未在图中标出。具体数字编号按测量先后顺序编号,具体编号会在沉降观测成果表中显示,
锅炉每根钢柱在+4.8处设永久沉降观测点, 点号以字母G加数字组成,比如G1、G2……,由于点太多,未在图中标出。具体数字编号按测量先后顺序编号,具体编号在沉降观测成果表中显示.
5.5.2烟囱
5.6水准点位置图
5.7沉降观测平差
沉降观测平差根据公式△h=∑a-∑b≤1.0√n ,n表示测站数。(或△ h=∑a-∑b≤1.0√L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算出闭合差,然后按测站或路线距离进行分配。
6、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6.1严格按照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6.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
6.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6.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6.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6.7在每次沉降观测之前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6.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即使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