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定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陈建华 实验题题型 1、生活信息类的实验题; 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3、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组合; 4、物质的鉴别; 5、物质的推断; 6、与物理中压强相联系的实验题。 1、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充气包装食品,例如薯片等。某兴趣小组对充气包装食品中的气体的作用和成分进行了研究。(1)下表是他们对填充气体作用的研究,请你根据假设推测相应的气体成分: 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 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 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 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方法 溶液中分离物质的方法: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a:沉淀法:加入沉淀剂 过滤 洗涤 b:加酸气化法 注意: 提纯的原则:不能增加新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 3、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组合: 1、 实验室用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A B C D E F G 解题方法 实验装置的构成一般是:气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装置 主反应装置 产物检验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使用一氧化碳用到) 注意:唯一的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 1、首先要知道被鉴别物质具有的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应该使用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方法。 附表: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 ①沉淀的颜色 红褐色沉淀:Fe(OH)3 蓝色沉淀:Cu(OH)2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解题方法 (2)与大气相通的,压强始终不变。压强变化的原 因一般由于该气体能溶于这种液体或能与这种液体发 生反应。 小结 1、要充分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反应原理、装置原理进行综合分析。 2、要学会分析实验问题,懂得探究实验,学会设计实验,处理实验信息。 3、对综合性的实验,要懂得分步分析,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 * 若只为达到这作用,所填气体一定不能含有( ) ②防止食品腐 败变质 若只为这作用,从最经济、最环保、最容易获得的角 度,下列气体最适合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空气 ①防止食品挤 压变形或变碎 气体成分的假设 对气体作用的 假设 C 氧气 (2)实验探究:他们以某品牌薯片为例,对气体成分进行研究。 该气体是( ) (从①中选择) 木条立即熄灭 在包装袋剪一个小孔,将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 结论 现象 实验步骤 A 1、生活信息类的实验题: 混合物溶解 (NaCl溶液中含少量 Na2CO3) 过量CaCl2溶液 溶 液 沉淀A 蒸发 固体物质B CaCO3 过滤 NaCl和CaCl2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应是 , 装置C的作用是 。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 ,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