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ppt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输卵管 骨盆分界 1.浅层(骨盆底) 3.深层 (盆膈) (五)阴道粘膜的变化 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阴道粘膜上皮大 量脱落,脱落细胞多为中层细胞或角化前细胞。 思考题 (一) 请介绍女性内生殖器的构成及解剖特点? (二)请描述骨盆的组成及分界? (三)请比较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四)请描述月经的临床表现? (五)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怎样的? 【女性内生殖器官邻近器官】 (一)尿道:位于阴道前面,耻骨联合后面,长约4~5cm,开口于阴道前庭,与肛门邻近,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二)膀胱:位于子宫及阴道上部的前面,充盈时可越过耻骨联合凸向腹腔,影响子宫位置,故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应排空膀胱。 (三)输尿管:长约30cm,在腹膜后从肾盂开始沿腰大肌向下,在髂外动脉的前方进入盆腔,下行经阔韧带底部向前、向内,在距离子宫颈约2cm处,从子宫动脉下方穿过,与子宫动脉交叉后进入膀胱,妇产科手术时应高度警惕以免损伤输尿管。 (四)直肠:长约15~ 20cm,直肠前壁与阴道后 壁相贴,因此阴道后壁损 伤可累及直肠,易发生直 肠阴道瘘。肛门距阴道外 口很近易引起上行感染。 肛管长约2~3cm,周围有 肛门内、外括约肌,妇科 手术及分娩时均应避免损 伤。 (五)阑尾:长7~9cm, 位于右髂窝内,右侧附 件与其相邻,因此,妇 女患阑尾炎时可能累及 到输卵管和卵巢,两者 的感染可相互影响。妊 娠期阑尾的位置可随子 宫的增大而逐渐向外上 方移位。 阑尾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老年期 儿童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围绝经期 (一)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 胎儿期:母体性激素、胎盘激素影响 出生后:乳房略大 、少量阴道出血(激素水平骤降) (二)儿童期 1.出生4周至12岁的婴幼儿。 2.10岁以前 体格生长发育很快,生殖 器幼稚型阴道狭长;子宫小, 子宫颈长,宫体:宫颈=1:2; 输卵管弯曲、细长;卵巢长而 窄,卵泡仅低度发育即萎缩、退化。 3.10岁以后 卵巢有少量卵泡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不成 熟、不排卵。乳房和内外生殖器开始发育,女性特 征开始出现。 (三)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生理特点:全身发育迅速 第一性征明显 第二性征形成 月经来潮 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 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四)性成熟期(生育期) 一般从18岁开始,历时30年左右。 生理特点: 性功能旺盛,卵巢功能成 熟并分泌性激素,已建立规律 的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 和乳房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 改变。 (五)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由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始于40岁,历时10~20年;分为三个阶段: 绝经前期 绝经期(平均绝经年龄49.5岁) 绝经后期 (六)老年期 60岁以后的妇女即进入老年期。 生理特点: 卵巢功能衰竭,E水平低落,生殖器官萎缩, 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易致骨折,机体老化,心血 管及其他器官也易发生疾病。 (一)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初潮 (三)月经周期 【月经的临床表现】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3~7d,30~50ml (五)月经血的特征 不凝血 (六)月经期的症状 通常无特殊不适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垂体 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生成素(LH) 雌激素 孕激素 【月经周期的调节】 (一)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2种 ①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卵泡刺激(FSH) ②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黄体生成素(LH) 催乳素抑制素(PIH) 抑制垂体合成、分泌催乳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催乳素 (二)垂体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素(Gn) 卵泡刺激素(FSH):促使卵泡生长、发 育、成熟。 黄体生成素(LH):促使成熟卵泡排卵,黄体形成,并分泌E、P。 催乳素(PRL):促使乳房发育,乳汁的分泌。 产生并排出卵子 合成并分泌激素 (三)卵巢的功能 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