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政组织学》
一、单选题
1. .
2. (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 (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决策)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5. (发现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6. (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7.(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 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8. 1911 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9. 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10. 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战略与组织结构》 ).
11. 20世纪90年代初(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12. 阿吉里斯在 《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13. 本课程教材第11章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阿吉里斯)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基础上提出的.
14. 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影响力).
15. 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组织环境).
16.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17. 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可以预测,需要有一定风险).
18. 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圈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集权制).
19. 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0. 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这一种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21. 管理方格论有(5种)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22.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3. 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
24.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 (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25. 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撑式为(克制型).
26.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27. 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领导素质理论)的研究.
28. 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提出了(情境变革模式).
29. 解决冲突的基本策略是(正视策略)
30. 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人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投人).
31. 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管理幅度)
32. 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 《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33. 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 · 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 (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34. 美国学者巴纳德在 1938 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35.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36. 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综合作用.
37. 秦朝的郡县奠定了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38. 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39. 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需要).
40. 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41. 省级政府每届任期(5年)年.
42. 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43. 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44.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45. 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技术、结构、人员和任务四个因素构成,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和引起系统的变化.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利维特).
46. 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
47. 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 (结果) 。
48. 效率就是指投人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问题.
49. 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双向沟通).
50. 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51. 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部门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