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养生太极拳.doc

发布:2017-03-26约1.7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养生太极拳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顺,架势可高可低,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养生太极拳对人身体起到的健康作用极大。拳学体系 养生太极拳是拳术。衡水周学英大师根据陈家沟传统太极拳谱为基础,拳势招式符合拳理,具有攻防含义,在太极拳的总要之下探索出太极拳的奥妙之处,让太极拳达到了能够产生攻防实效。 养生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按张三丰太极丹诀、王宗岳太极拳论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 养生太极拳具有中华传统哲学理性。以《道德经》、《内经》、《易经》,太极阴阳原理说拳理。 养生太极拳是传统养生功法。吮李道纯、张三丰等道家丹诀法乳,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功法特点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由衡水市太极拳宗师周学英小弟子,于培伟给大家介绍以下按层次修炼次序大致介绍一下功法特点: 折叠练拳 变著转接是关键。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下左右相间,左右相行。阴阳虚实。顶劲虚实,拳到身到,静入水动如海啸。 折叠练意 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 练松 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 折叠练气 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静功练气,动静相修,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 折叠意气合力 养生太极拳,练拳、松、息、气合一意,练到意力足,气力自生。 太极修炼 所述及的各功法的健身功效,参阅养生太极拳网站拳理、功法的有关课文。 拳术特点 练拳 动以入门,入门先练拳。练身正、体松、气匀、意专。节节贯串活关节,变着转接是关键。练养生太极拳动静相修,拳功并练,通过练拳明拳术招法,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的太极功夫。行云游水,静动相随, 练意 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 松身、呼吸、行气、使劲,全凭心意用功夫。法具于心,心使意动而成招,招法精明全在意。锻炼用意指挥形体动作、放松、呼吸、运行气血、协调周身,动作、放松、呼吸、内气、劲力协调一致的能力,锻炼中枢神经——脑(传统养生说的“心”)对人体器官、系统的综合指挥、协调能力,称之谓“意力”,即传统养生功法说的“心力”。 练松 放松是练气、练劲、练神的基础。养生太极拳采用随息放松法放松周身。 随息法是锻炼顺应能力的一种功法。通过随息放松练到顺应生理节律、通体松透,方能身心松舒,气血顺畅,于是可以得气(有气感),可以入道,进阶练气、逐阶上进。 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 呼吸 养生太极拳采用逆腹式的拳势呼吸。这是经过锻炼后养成的符合生理节律的自然呼吸方式,是与拳势动作、内气、劲力协调一致的呼吸方式。在这种呼吸方式时,形体动作的开合虚实、呼吸的出入、内气的升降开合、劲力的蓄发出入,各循阴阳,相互协调一致,称之谓阴阳相合。逆腹式的拳势呼吸是丹田真气于招式劲力而发挥效率的必要保证。 练气 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静功练气,让身体随着天地阴阳符合到身体的内达到相修的境界,得气快、显效迅速。功法有聚气养气——练丹田气,意气升降——气通任督,升降开合——行气通经,松松柔柔、进退相随。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 意气合力 养生太极拳,练拳、松、息、气合一意,逐渐练习练到周身的“意”力足,气力自生。气力用于内以运气血,是为阴阳自和之能力——疗疾健身的功力。气力用于外以运身手,是为拳势招式之劲力——技击应用的功力。 以上为太极内功的第一层(初级)功夫,疗疾健身、拳术功夫之基础。 太极修炼 功夫至此,则可更上一层:炼神气-修太极。功法有:观心止念,敛神聚气,守中抱一,神气和合,太极运转……循序渐进,逐级升登,以证太极大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