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制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 第一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第二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一、免疫血清的制备 1. 原理: 机体具有多种B细胞克隆,将适当的抗原物质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后可被不同的B细胞克隆同时识别,经过一定时间,受刺激的B细胞克隆针对抗原表位的多少而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每一抗原表位都能诱发相应B细胞克隆产生单克隆抗体,此获得的血清即为含多种单克隆抗体的混合物,称之为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简称免疫血清。 优质免疫血清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纯度和免疫原性,以及动物的免疫应答能力。此外,尚需考虑免疫途径、抗原剂量、注射次数、时间间隔和有无佐剂等因素。 第三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免疫原 1.抗原种类 微生物抗原、组织抗原和免疫球蛋白抗原。 2. 抗原纯度 一般的抗原只要达到亲合层析或SDS-PAGE电 泳纯即可。 3. 抗原用量 在一定范围内与免疫应答强度呈正相关。在应 用完全弗氏佐剂时,蛋白质类抗原剂量以0.5~ 1mg/kg体重为宜,加强免疫约为基础剂量的 1/2~1/3。 第四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4. 抗原的处理 1)颗粒性抗原:红细胞、菌体等制成悬液,不需佐 剂,直接免疫。菌体数1×1010个/ml 为宜。 2)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如人IgG)、病毒抗原、细菌 可溶性抗原组分等,可以直接与弗氏完全佐剂 (1:1 V/V)混合、乳化。 3)半抗原(多糖、多肽、激素、化学药品)需与载 体偶联。常用载体有牛血清白蛋白(BSA)、钥 孔嘁血蓝素(KLH)、鸡血清蛋白(OA);偶联剂 有过碘酸钠、戊二醛和碳化二亚胺等。KLH是最 常用的载体蛋白,碳化二亚胺是最常用的偶联 剂。 第五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佐 剂 1. 概念 佐剂属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2. 种类 1)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CP)、脂 多糖(LPS)、细胞因子; 2)氢氧化铝、明矾; 3)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和双 链多聚腺苷酸:鸟苷酸(poly A:U); 4)矿物油、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 (ISCOMs)、CPG寡核苷酸。 第六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3. 弗氏完全佐剂 1)成分:羊毛脂、液体石蜡和灭活卡介苗。 2)配方:羊毛脂:液体石蜡 为1:2,也可1:1。 灭活卡介苗(2~ 20mg/ml)。 4. 弗氏不完全佐剂,成分不含卡介苗,其他同弗氏佐 剂。 5. 用法:佐剂与抗原等量混合,充分乳化。 第七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动 物 选 择 对免疫动物的主要要求有: 1. 应选择与抗原物质亲缘关系远的动物,特别是在制 备抗免疫球蛋白血清时更要注意。抗原物质的来源 生物与被免疫动物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应答能力越 强,抗体产生水平越高,抗体亲和力也越强。 2. 动物生理状态正常,发育成熟,体重符合规定。家 兔初始免疫体重通常在2~2.5kg。 3. 性别上以雄性成年动物较常用,也可采用雌性非妊 娠动物。不能应用患病或刚刚病愈、有免疫缺陷或 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动物。 第八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免疫方法 1. 免疫途径 1)注射方法:静脉、腹腔、肌肉、皮下、皮内和 淋巴结等。 2)免疫方法:小剂量、多点、多途径方法。 3)颗粒性抗原(细菌悬液、红细胞悬液)采用小 鼠腹腔注射。 4)可溶性抗原(如IgG)采用弗氏完全佐剂的乳 剂(油包水型),家兔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法。 第九页,共三十页,2022年,8月28日 2. 可溶性抗原免疫 1)方法:基础免疫(初次免疫)后三周左右,进行 加强免疫,以后每隔2周加强免疫一次。 2)加强免疫次数取决于试血结果。家兔耳缘静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