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靠性管理》.pdf

发布:2017-09-22约1.52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靠性管理 研讨会 讲师:孙 学 贵 高级质量专家 1.可靠性概说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沿革 1. 摇篮期(1942 – 1950年) 二次大战美军装备的故障 2. 工程基础的确立期(1950 – 1960年) AGREE 成立,MIL-STD-781 3. 成长期(1960 – 1970年) MIL-STD-785 : 系统与装备的可靠性计划 4. 蓬勃期(1970 – 1980年) 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人造卫星 可靠性的定义  可靠性是一个产品在规定期间内和 某种环境下,将能达成预定功能的 机率。 (1)机率 (2)预定功能 (3)使用寿命 (4 )环境情况 2. 可靠性四大因素 1)机率— 产品在特定的期间内,不会发生 故障的机率。 2)预定功能— 产品是为特定用途而设计的, 并且希望能够达成这些用途。 3)使用寿命— 期望产品可以使用到多久。 4 )环境情况— 产品是期望在某个环境下使用 而设计的。 3. 可靠性的达成要件 (1)设计 (2)制造 (3)材料 (4 )运输 (5)维护 4. 可靠性的设计原则 (1)组件数量 (6)环境的防护 (2)备用组件 (7 )故障安全(Fail Safe) (3)过度设计 (8 )防呆法(Fool Proof) (4 )安全装置 (9 )操作性 (5)系统的维护 (10)人因工程 (Human Factor ) 5. 机率在可靠性上的应用 事件发生的总次数 经验机率 = 试验的总次数 拿骰子投1,000次,每一面出现的机率? 机率 的定理 (1) 加法定理: 一个事件在许多可能方法(互斥)中发生的机率,等于 这些方法发生机率的总和。 (2) 互补定理: 一个事件发生的机率,加上它不发生的机率永远等于1。 P (发生) + P (不发生) = 1 或 P (不发生) = 1 – P (发生) (3) 乘法定理: 如果某个事件是由多个独立事件所组成,则某个事件 发生的机率等于每个独立事件发生机率的乘积。 P = PA x PB x PC … 6. 系统的可靠性 串联可靠性定理:  定理1. 由许多零件串联组成的装置,其可靠性 等于每一个零件可靠性的乘积。  定理2. 由许多零件串联组成的装置,其不可靠性 等于1减去装置的可靠性。 串联可靠性 零件A 零件B 零件C 0.9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