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 》读书笔记.pptx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论持久战》的发表时间?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论持久战》的观点?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毛泽东的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论持久战》的战术?运动战:?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游击战:?分散战斗,出其不意《论持久战》的战略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普遍地、深入地改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发动全军全民的全部积极性《论持久战》的局势判断?日本与中国的对比:?日本:?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中国:?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日本:?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中国:?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日本:?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论持久战》还阐述了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的唯物辩证法范畴。?《论持久战》揭示了必然性和盖然性的辩证关系。?《论持久战》指明了本质与非本质的辩证关系。?《论持久战》阐述了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论持久战》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论持久战》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论持久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论持久战》一针见血的指出:坚持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才能获得最终胜利。?《论持久战》及一系列抗战时期的毛泽东著作,无疑正是战胜侵略者、推动那个时代前进的思想伟力。?谢谢!